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在《政治学》中指出:“人的本性谋求的不仅是能够胜任劳作,而且是能够安然享有闲暇。这里我们需再次强调,闲暇是全部人生的唯一本原。”他还认为:“哲学和科学就是人们在闲暇之时能够做、应该做的事情。”

2021年7月,我国的“双减”落地后,孩子们的闲暇时间或将变多。而对学校、家庭及社会而言,则必须引导孩子们合理对待这些时间,并尽最大可能创造更好条件,避免造成无意义、无价值的浪费。


教育闲暇,学校迎来难得“风口”

就学校而言,“双减”意味着自身要承担更多的责任,教师的压力短期变大(明显增大),但这恰是学校打造品牌的难得“风口”,可谓“数十年一遇”。

为减轻家庭和社会对“双减”的焦虑,教育部要求从新学期开始全面推行“5+2”课后服务,即每周5天,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课后服务。学校要充分运用这多出来的几个小时,在课程设置和服务项目上推陈出新。一方面,学校要充分挖潜校内资源,从师资队伍的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已有教师的优势,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个性课程,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或在这些选择之中发现全新的自我。除常规的课业辅导外,学校还可以围绕“强基固本”“品味经典”“张扬个性”等模块,开设影视欣赏、名著导读、手工制作、体育运动、电脑编程、机器人课程等项目。另一方面,学校要充分吸纳家长等校外资源,邀请有情怀、有特长、有时间的家长和符合相关资质的校外机构入校园,不断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

同时,学校应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更好地挖掘和整合地方资源,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如围绕相关节日主题编排文艺节目,针对相关比赛开展专项训练等,促使孩子爱国、爱乡、爱校。


教育闲暇,家庭应激备战前所未有

就家庭而言,家长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逐渐改变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特别是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时,不少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闲着”,试图往本不宽裕的课后时间塞入各种课程,以实现“弯道超车”。同时,随着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加大,一些家长以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将自身的教育责任转移给他人,忽略了应有的亲子陪伴和言传身教。最后,这可能让家长得到相反的结果,孩子不堪重负,变得心灵脆弱;沦为“考试机器”,存在道德缺失等问题。

“双减”落地后,校外学科类培训被依规取缔,这对大部分家长也是一种考验,可谓“措手不及”,需智慧地应激备战。家庭生活中,不妨多一些互动设计,如共读一本书、共看一部剧、共玩一个小游戏等。即便多几句言语的沟通,也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家庭关系。我们还要看到,开展家庭劳动教育是促进亲子交流的好时机,家长不妨教会孩子烹饪、整理等技能,既提高其独立生活的能力,也使其更深入地参与到家庭生活之中。

值得提倡的是,家长带上孩子游走城市,去读自然风光、人文景观这本大书,尤其是走进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教育场所,体验不一样的课堂。这不仅有助于家长拓展视野,也便于彼此更多地交流,逐渐拥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教育闲暇,希望社会适当“佛系”

就社会而言,要真正承担起应有的教育责任。教育的内卷化和剧场效应严重,很大原因在于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如部分媒体过分聚焦“清北”“C9”录取率、聚焦所谓的“状元”,这无疑是加剧了家长的攀比心理和焦虑情绪。

对此,社会可否适当“佛系”?例如,多一些宽容和善意,拥有放慢脚步、静待花开的耐心,并做好环境净化,避免学校师生及家长被“别有用心”的宣传诱导。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服务教育发展的配套设施,如社区或行政村、小区物业等开辟专门的托管场所,解决部分家庭周末和节假日没空带孩子、不会辅导孩子的问题,也帮助这些孩子融入新的集体,拥有年龄相仿的同伴。

各用人单位在用人标准上,应淡化“唯名校”“唯学历”“唯身份”的错误倾向,以此推动学校避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育人行为,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师生及家长的困苦烦忧,营造出心平气和地看待教育、看待学校、看待应试成绩的社会氛围。

 不浪费“双减”落地后的闲暇时间,引导孩子们合理地运用,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作为一名教师,就应抽空提升自我,开阔人生视野,放大人生格局,从而带动学校、家庭、社会比以往更注重合力的凝聚,为孩子们创造更温馨、更和谐的成长成才环境。

 
链接

好的教育和油画不一样,油画把画面撑得满满的,好的教育更像中国画,它需更多的留白。这个道理是我在剑桥大学的草坪上悟到的,如果你去过剑桥大学,就会发现每个学院都有一个草坪,大的像云,小的像池塘,那叫空间的留白。

比空间上留白更重要的是时间上留白,没有时间的留白就没有真正的留白。留白,用来做什么呢?可以写诗、画画,踢球、爬山,更可以自由想象。在美学家宗白华的少年时代,他的留白是看云,甚至想做一个“云谱”,区分汉代的云,唐代的云,或抒情的云,戏剧的云。在小说家汪曾祺的少年时代,他的留白也是看天上的云,常常嘴里含一根草……留白甚至也可以是一片无意义的空白。你给孩子一天留三十分钟的白,不要告诉他做什么,他甚至可以什么都不用做,只是发呆。

留白就是留白,有的时候,留白本身就是意义。留白的教育,不是不读书的教育。恰恰相反,就是要利用时间上的留白,让孩子去读更多真正有价值的书。

 ——摘编自历史学者、儿童母语教育践行者傅国涌在首届“留白”家长阅读论坛上的演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