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到了,回首整个六月,如同参加一场宴席,不胜酒力,却又苦苦硬撑。内心早就期待着散席,可真到了这一刻,却又有百般不舍。是的,一桌人,从不认识喝到认识,友谊才刚建,又要说分手,怎么忍心?而且,这样的高端宴席,以后有没有资格参加,还是个未知数呢,或许只能用余生去回味。

不舍也好,不忍也罢,天下终究没有不散的宴席。还记得61日用六个作为开篇之作,既已到30日,那就用30来记录30天来的感怀吧!

一、一次偶遇,一种机缘,一念冲动,下定一份决心,激荡一池死水

尚记得5月末,连云港之行,未能拜会“大师兄”,却巧遇师父。那时刘校的“每日500字”公益行动,还在设想与试探阶段,我就一时冲动当场报了名。因为,我知道人生或许都过半了,还是一事无成,心间已然是一汪死水,如果不倒逼自己一把,就真的如同张謇所讲,“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了。

二、一鞭先著,一呼百应,一片春潮,经历一番磨砺,回首一指弹顷

当初还真的没有想到,师父刘校的感召力如此之强。一是参与报名的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汇集了 64名敢于吃螃蟹各路豪杰,其中竟有部分知名的专家教授自甘做学员,带头参与每日写作。二是参与顾问的专家层次之高、人数之众,有《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河南教育》等报刊杂志编辑,有一线知名德育专家、万人计划学者、职教名校校长等。一时间,一个教育者的真实记录群里春潮激荡。如此一来,本来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报名的,现在已是骑虎难下。虽然是一个不入流学校的地位卑微的副校长,可也不能让专家、教授嗤之以鼻呀!这岂不是丢了姜堰的面子、学校的面子?

因此,只能将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组合安排,推开一切不必要的应酬,每天白天构思,晚上习作,要么写到深夜,要么从深夜写到天明,这一个月,大概每天睡觉时间也就56个小时吧,真的自出生以来都没有这样执着地只做一件事过。虽说是“500,基本每篇都在千字之上。

三、一个平台,一孔之见,一滴成功,喜得一份自信,激发一往无前

本不是中文专业毕业,大字识不几个,连平时说话都自感水平很差的我,却在师父点石成金的指导和专家不厌其烦的指教下,写着写着,竟偶尔也写出了感觉。有的习作虽是管中窥豹的一己之见,但还是被编辑老师们挖掘到闪光点。612日就有一篇习作荣登《中国教育报》,这无疑让我收获了一份意外的欣喜,令我更多一份自信,化为我坚定前行的动力。

四、一直追赶,一时茫然,一阵煎熬,拾起一丝自知,推开一窗明月

在追赶同行者的路上,终究还是因为水平有限,体会到一则笑话的真谛——原来无才秀才下笔的痛苦,真的超过妇女生孩子——一个胸中无物,一个肚里有货。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及早的找到了题材和灵感,可以及早下笔。每天最烦恼的事,就是夜幕降临了还在手足无措。记得有一天实在没有题材,就找来一篇我原来撰写的学校德育工作总结来修改。本想草草了事,谁知却粘在了手上,每一句都要重新推敲,每一处都不敢随便放过。一直到早上六点妻子起床煮早饭,还不曾完成2/3,当时感觉真的心浮气燥,听到厨房里的声响都感觉心脏被刺痛。担心落个心脏病,赶紧去了学校,自找安静。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总结得太好了。可惜这份认识来得晚一点,导致了我这么多天苦逼的生活。很羡慕我们的同行者中,有好多才子才女文思泉涌、一泻千里。对照他们的洒脱,我懂得,后面的时间应该花费更多的功夫去读书、去学习、去充电,提高自己的积累、增长自己的见识、拔高自己的站位。

五、一腔热忱,一片丹心,一记鞭策,保持一瓣初心,激励一生坚守

今天傍晚,师父的一篇情深意切的结束感言感动着我们每一位学员。刘老对教育,尤其是对职教的情怀太深了!一个月来,他和专家顾问团队不辞辛劳,无偿地在为我们稚嫩的习作一一点评,甚至一一修改,每天都工作到深夜二点之后。作为一位六十多岁的长者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师傅们的敬业与操劳,无疑是在感召着我们、鞭策着我们、鼓励着我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六、一路同行,一路感动,一路成长,感念一路引领,注目一路前方

有人说,灵魂相似的人总会相逢。三十个日日夜夜,我们结伴而行,虽然互不相识,但既然选择走到一起,说明我们都有着共同的追求。三十天的心路历程,或许各有千秋,但总是激起阵阵共鸣。三十天,我们相互学习着、相互温暖着、相互搀扶着,留下了深深的感动、深深的铭记,这将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力量源泉。

本是被活动拍了拍的我,不想灵魂却被拍出了新境界。正如师父说,彼岸就在前方,我们已经出发。朋友,就此别过,让我们在更高的高点、更远的远方相遇!

2020630日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