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作文都会有噱头,供大众咀嚼。对于高考作文,谁都可以说几句,不论有没有道理。公众关注中学生写作,本是好事儿,但微信时代的话语逻辑似乎就是,好评与点赞多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那么,大多数民众认为《生活在树上》不好——比如滥用生僻字、炫技、不好好说话等等,诸多差评——就一定是对的吗?

讨论这篇作文的好文章很多,虽各执一端,大体都能自圆其说。为避免重复,笔者想从两个暂时没人写文章的角度来探讨一下。这两个角度是:一线作文教学的角度和高考作文阅卷的角度。

一、一线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究竟是什么?

考生写了一篇《生活在树上》并获满分,舆论哗然,然后就把黑锅甩给了语文教育,甩给了一线语文教师,好像考生作文另类都是语文教师教出来的,我忍不住要说一句,对不起,这个黑锅语文教师不背!为什么?因为学生个体是多元的,写作风格是多样的,有人写《平安经》,也有人写《楞伽经》,这都正常。写作教学不是机床车零件,不能一刀切,不能扼杀学生个体写作构思的独特性,这本是常识。换个角度说,有的学生喜欢看小说,其记叙文写作以情节故事取胜,文字明白易懂;而有的学生喜欢看哲学,加之所读翻译版本未必好,其语言艰涩难懂,读多了以后再写议论文难免夹生。这篇《生活在树上》很明显写的是议论文,而部分评论区网友留言用文学名著的标准去要求人家,这样真的很好吗?唱歌比赛选手唱的是通俗流行歌曲,你用京剧昆曲的标准去评价,合适吗?

请允许我说说一线语文教师的实际作文教学任务是什么。我把高中生写作笼统的分成三大类,其一是日常写作(日记、课堂反思、观影心得、读后感等);其二是文体习作(记叙文、议论文等学生应用文体,上了大学这种文体称谓自然淡化);其三是文学创作(主要是文学社、作文大赛等热衷的“酷炫”文体)。日常写作不用语文教师教,一个高中生需要语文老师教他写日记吗?不需要。文学创作,语文教师基本上也教不了,莫言、贾平凹、史铁生等等大作家的写作才华,是语文教师教出来的吗?语文教师有这么神奇的能力吗?所以说到底,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文体习作——高考作文命题要求虽然是文体不限,但主要目标指向仍然还是记叙文与议论文,这毋庸置疑。几十年来的语文高考,一直是这样的。几十年来的写作教学,一直是高一记叙文为主,高二议论文为主,高三文体不限。全国的高中大多数都是这么做的。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记叙文或议论文的时候,能顺带着点拨一下文学创作或时政评论技巧,那绝对可以加分。基于以上分析,社会大众每年主要用文学创作的要求来衡量我们的高中生作文,是不妥的。因为学生的日常写作才是他们真实写作水平的流露啊,而考场作文有考场作文的文体限定啊。你看古代那么多科举考试获得名次的人,比如韩愈、范仲淹、苏东坡、王安石、朱熹、吴承恩、汤显祖、曾国藩等等等,他们写的文章并不都像科举文体那么死气沉沉啊。就拿韩愈来说,《师说》通俗易懂,而《进学解》则佶屈聱牙,不是吗?进一步讲,一个高中生,学了十二年语文,读了若干书籍,写了若干文章,完全有能力“两条腿走路”——考场作文跟日常写作严格区分开来,并熟练驾驭。而衡量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写作教学水平的标杆是什么呢?主要是分数。我不能说某某某多少年后成了著名作家,是我的学生,那是欺人之谈,因为没有我教他也可能成为作家。但如果我教的学生,每次考试作文分数都不理想,那是有可能要被学生、家长联名劝退的。这至少是一线写作教学的部分真相。有鉴于此,每次小考大考学生上阵前,语文教师做得最多的,还是一些考场作文写作技巧指导之类的,比如怎么审题,怎么切题,怎么开头结尾,怎么吸引眼球,等等等等,不讲这个,给学生大谈特谈文学创作,有用吗?

二、从高考作文阅卷的角度来看看这篇《生活在树上》的分数究竟怎么评出来的?

笔者曾两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每次阅卷十几天,超强度的脑力劳动,印象深刻。有人说,学生辛辛苦苦花了四、五十分钟,写了800多字,阅卷教师至少读5分钟,这要求不过分吧。我要说,这要求明显过分了。我先请你做一道数学题。阅卷每天工作8小时,要批阅至少600份试卷,才能算基本完成任务,改得快的老师一天可以批改1000份左右。我们就按每天最低600份计算,每天8小时,请问平均一份作文要改多长时间?答案是不到一分半钟。这就是真相。全省几十万考生,呈现给阅卷老师的作文那是千奇百怪:有空白的;有写一段话的;有画个二维码让阅卷老师扫描下载作文的;有美术生画监考老师素描的;还有闲扯淡说阅卷老师辛苦啦,我来跟你谈谈心,不用怕,给我零分无所谓,因为我高三毕业后去国外读书,没事儿啦——这样的文章要用多少时间批阅?阅卷系统限定的时间是15秒。也就是说,即使遇到这类试卷,也得等待15秒后才能批阅下一份。如果遇到比较难懂的文章如《生活在树上》,可能要反复阅读几遍,那么5分钟肯定不够了。总的来说,高考作文阅卷平均每篇作文用时大概一分钟左右,属于常态,而且是对绝大多数考生负责的常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浏览一篇作文,我概括为六个字:看一眼,瞄一段。“看一眼”就是鼠标从头拉到尾——看看书写;看看字数够不够;看看是否切题;看看有无文化素养体现;看看议论文观点有无新意,记叙文故事有无细节,等等等。“瞄一段”就是眼睛盯住一段认真仔细阅读,看语言表达,看有无病句、错别字,看是否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等等。这样下来,一分钟左右,足够评分了。你看青歌赛评委需要从头到尾听完歌手唱一首歌再打分吗?不需要,一登台一亮嗓,分数就出来了,至少在内心已经出来了。基本上,如果阅卷老师突然一字一句细读某一篇作文,要么是决定打高分了,要么是决定打低分了。

说完了阅卷时间,再说考生作文答卷的整体情况。上面我举例说的都是不太正常的作文。那么正常的作文大多数怎样呢?我要说,大多数平庸无奇,构思撞车,语言乏味,长相相似。学生在学校里穿着校服,远处看分不清彼此,我觉得高考作文也这样,每一篇作文都长着极其相似的面孔。可是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凭什么有的作文48分,有的作文42分,有的作文38分呢?具体是怎样评分的呢?这里有个“三基本”要求,我来介绍一下。所谓“三基本”,就是立意基本准确(没偏题、跑题,说清楚了想说的);结构基本完整(字数够,有头有尾有标题,书信、演讲稿等符合格式要求);语言基本通顺(无太多病句、错别字等)。符合“三基本”的文章,应在42分以上判分(满分60分)。不符合这个标准,有相应的分数段位要求。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则判39分已经属于四类卷(分值区间是36~41分)了,显然是不妥的,太低了。有网友留言评论甚至说要打零分,对不起,高考作文阅卷是要对考生的分数甚至考生的一生负责的,不是你不喜欢你读不懂就可以随意打低分。当然,除了“三基本”外,还有“个案处理”,比如确认抄袭且三分之二以上篇幅和原作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游戏人生、游戏考试的,不能及格;思想感情庸俗低下、内容恶俗不堪的,最高不超过5分,等等。以此来对照《生活在树上》,没有任何问题。该考生作文中规中矩,甚至是彬彬有礼的。你不能因为你不认识“嚆矢、振翮、婞直”等字(惭愧惭愧,本语文教师也不认识),就给人家低分啊。800多字的作文,用几个稍微生僻的字词,又不是考生自己造的字,怎么就滥用了?怎么就不可以了?孩子出国留学,回来讲话整几句洋泾浜,我们就要把孩子赶出家门吗?

其实我们只要静下心来细看这篇《生活在树上》,文章虽然很绕,但讨论的还是仰望天空与脚踏实地的问题啊,是切合作文命题要求的。作者的论证思路层层深入,有理有据,逻辑思维是很严密的啊,你不能用阅读流行小说的眼光去看一篇有着丰富思想的议论文啊。王开东先生《浙江满分作文,练歪了的九阴真经》一文,对此文大加赞赏,分析到位,我就不罗嗦了,大家可以找来看看。我要说的是,这篇文章给我的印象并没有炫技的成分,土豪天天开着奔驰宝马满大街跑,那就是他的日常生活啊,我们能说人家炫富吗?这名考生就是在老老实实写作文,而且不是背诵几句名人名言来糊弄阅卷老师的,因为他这篇文章的整体语言风格是统一的啊。这个真真正正喜欢阅读哲学著作的考生,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哲学思考,虽然还不成熟,并且语言稍有些夹生。一个高三的学生,喜欢阅读,难道不好吗?总要有人来啃一些生涩难懂的文字是吧?季羡林先生的吐火罗文研究,我们能说那是炫技吗?不可以的。我们的社会应该是包容的,文章的风格应该是多元的,不是几十万考生都一个腔调。所谓的通俗易懂,其实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如果唐诗国度没有了李商隐,只剩下白居易,宋词国度没有了周邦彦,只剩下李清照,那样真的很好吗?顺便说一下,高考作文阅卷,通常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每100份作文,要批阅3到5篇高分作文(一类卷54分~60分)。请问,如果我是阅卷老师,我是从100份里面选择千篇一律、人云亦云的庸俗之作打高分,还是选择这种有思想,有观点,耐咀嚼的文章打高分?我想答案很明显。此外,如果该生书写工整美观,那也是可以加分的重要一环啊,是吧?

综上所述,我认为,该生试卷有两名教师评55分,列入一类卷,非常公正公平,王开东先生说给52分,我不同意,因为52分就是二类卷了啊(分值区间是48~53分)。至于专家组给满分对不对,我觉得也对,也不对。对,此文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在众多庸俗之作中脱颖而出,满分鼓励一下,未为不可。不对,忽略了舆论导向问题,尤其是不适宜公开这个事情。每年高考满分作文很多的,曝光一篇未必通俗易懂以致产生诸多争议的作文,实在不妥。


2020年8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