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位神仙用指头点石成金送给一位农人,农人不要。神仙以为农人嫌小,他又把大的石头变成金子,农人还是不要。神仙问他要什么,农人说:“我要你的指头。”读这则故事,相信每个人的理解和感悟都会有所不同,正如《谈美》书中所说,木商、植物学家、画家对于一棵古松会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样,农人为什么要指头,不要金子呢?或许是因为金子总有用光的时候,如果有了点石成金的指头,财富自会源源不断。

小小的故事蕴含着大大的道理,让作为教师的我深受启发,使我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得“鱼”不如会“渔”,得“鱼”是一种结果,是暂时的收获。而“渔”是一种过程,是方法的习得;得“渔”就是经验与方法的迁移,它可以让人终身得“鱼”。正如教育,教会孩子学会学习,永远比教给孩子知识来得重要。如何“授渔”?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举一反三,拓展思维

《纲要》指出:“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教育,着眼当下,指向孩子的未来。对于肩负教育使命的教师而言,首先必须会“渔”,即能自主学习,获得“捕鱼”的方法,然后再去授“渔”,赋予幼儿终身受益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式。因此,在组织活动时我们必须拓展思维,引导迁移,做到举一反三,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在组织科学活动《沉与浮》时,我首先以支持者的身份引导幼儿自由探索,记录自己的发现,接着抛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为什么有些物体会沉在水里,有些物体会浮在水面?”新的问题带来新的挑战,让幼儿进行有目的的探索,体验创新玩法、挑战任务带来的快乐。最后让幼儿继续尝试“让沉在水里的物体浮上来,让浮在水面的物体沉下去”的改变沉浮游戏,确保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有机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充足的发展。这样的活动不仅重视了儿童对科学知识的获得,同时践行“做中学”的理念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避免空洞的说教。

二、少教多学,多元发展

夸美纽斯说:“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说明我们不能就课论课,即每一节课不能因一节课的结束而让孩子的言、行、思也随之终止。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那样:“教所要求的是:让学。”同理,我们不能将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会说一首儿歌,能讲一个故事这么简单,而应该以一则故事、一首歌曲、一次科学活动为依托,与多个领域融合,向多个素养方向延伸,以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

散文诗《听雨》讲的是在下雨天里小花蝴蝶感到很无聊,蝴蝶妈妈引导它从倾听雨声中得到快乐的故事。在引导幼儿欣赏散文诗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教者的朗读让幼儿感受语言的优美,还要鼓励幼儿倾听不同的雨点声以及雨点落在不同物体上的声音,增强其听力,增进他们对声音的认识,尤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故事培养幼儿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考虑活动最基础的教育目标,还要尽可能的利用其中的契机,延伸拓展教材的教育目标,让幼儿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真正做到培养幼儿的多元能力,提高其全面素质,为其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三、情景教学,增强体验

幼儿园的课程多来源于和幼儿紧密相关的自然、社会和生活。如果我们在组织活动时撇开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面对四壁进行学习,试想孩子对大自然如何能产生情感?如何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学习《狼和小羊》这个故事时,我们可以创设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我们可以帮助小羊想出哪些好办法,让它避开被狼吃掉的危险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孩子们会做出种种推想:可以跑得远远的藏起来,让狼找不到;可以去找小动物们帮忙,共同对付大灰狼……在这基础上老师又可以问:“这几种方法,哪种最好呢?”层层深入设计问题情境,不断地引导幼儿自主探究,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可以说,情景教学改变了旧的课堂模式,活跃更新了我们的固有思维习惯和方式。

我们都是自然人、社会人,时刻生活在自然中、社会中,所以在幼儿园教学中我们要以问题为先导,创设情境,让幼儿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亲身体验、感悟创新,帮助幼儿充分理解学习内容,增强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爱上学习。

四、温故知新,获得生长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此处的“新”不能理解为“新知识”,而是指在“温故”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理解,是在“习”的基础上领悟到的方法,也是迁移教学的一种方法,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备的素质与能力。即只有得“法”者方可为师,得“渔”者方能长久得“鱼”。我们有的老师在组织开展语言领域活动教学时,满足于重复带幼儿一遍遍读、说、讲,目标重点在诵读,浅尝辄止即可;在数学活动中也是教师讲幼儿听,全程填鸭式灌输,而忽略了“知新”的目标和如何“知新”的方法,这种机械的做法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缺少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意识,忽视了幼儿主动积极的发展。基于此,在语言活动中,我尝试通过游戏化的方法,引领幼儿早期阅读,帮助幼儿理解儿歌、故事的内容,感受语言的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幼儿仿编儿歌,创编续编故事,促进幼儿完整语言的发展。数学活动中,我力争做幼儿的玩伴,鼓励幼儿大胆动手操作,在和教学具的互动中习得新知识新经验,并在精心设计的区域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幼儿对枯燥数学知识的兴趣,驱动主动学习的欲望,让幼儿对数学概念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我们应尝试用辩证的思维对待教学工作,方法不是唯一的,视目标不同而不同,方法也不是固定的,顺学情变化而变化。只有在不同的情景中迁移、总结,思维和行动才能顺应课程发展的需要,师幼关系才更融洽,师幼间的合作与互动才更有效,活动才能充盈生命力,孩子们才能乐滋滋地学习,美滋滋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