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说:“不懂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所谓“懂”,就是“专业”,拥有了“专业”,才有温暖,才能“孵化”着孩子的成长。

 案例1.一群大班孩子在建构区里拼搭,小雨用积木搭了一座长长的桥,还在桥下放了两块月牙型的泡沫板。

老师:你搭的是什么?

小雨:大桥呀!

老师:那下面是什么呀!

小雨:引桥!

老师:引桥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泡沫板呀?

小雨:这你也不知道呀!这是漂亮的月亮引桥,没有引桥车子一下子开不上去。

老师:怎么有两座引桥?

小雨:一座由行人走的,要不然车子过去了行人过不去,多不公平呀!

老师:(无语。讪讪的离开!)

 案例1中的教师由于通识知识的缺乏,不懂孩子的设计,无法理解孩子的游戏,更谈不上用专业的语言去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引导孩子将游戏向纵深发展。

 案例2.小飞是从蒙古转来的中班孩子,父母说他是个“问题儿童”,说话发音不清还爱攻击同伴,唯一能让他安静的是画画,而他的画也没人懂!这个孩子真的如他父母所描述的那样吗?带班的李老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小飞,她每天找不同的话题和他聊天,虽然小飞不搭理,或者勉强含糊回应,但看得出孩子对李老师心理上有了依恋,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李老师发现了孩子舌头下有根神经长粘连了“捋不直”,就及时告知小飞的父母,请他们带孩子去医院治疗,李老师还仔细分析小飞的画,发现他的每张画都色彩浓烈奔放,内容独特,想象非常丰富,感觉这个孩子的内心有强烈表达的欲望,只是发音困难和自卑心理,导致了他之后一系列行为的发生,于是,在小飞得到治疗之后,李老师就让小飞每天画一幅画,鼓励他在集体面前讲解画的含义,慢慢地,小飞的讲述从“只言片语”到“长篇大论”,一年后,小飞的脸上有了自信的笑容,语言障碍没有了,还在幼儿园的“故事大王”赛中获了奖。放暑假了,父母要带小飞回大草原,小飞依依不舍和李老师告别,临走还回头扑向李老师的怀抱再亲李老师一次。

 案例2中李老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一颗等待的心去慢慢观察孩子、了解孩子、走进孩子,因为懂孩子身心成长的特点,才有了对孩子“舌头缺陷”的发现,因为懂孩子的画,才理解了孩子内心的渴求,搀扶着孩子“爬起来”,并帮孩子张开自信的翅膀。

读懂孩子是一门学问,如何读懂?我们老师首先要练就一双“文化之眼”,不仅要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永远保持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生活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向孩子学习。试想:如果我们老师拥有一定的科学技术素养,就能知晓孩子“搭建引桥”背后的价值,引领孩子进一步探索关于“力”、关于“坡度”的奥秘;如果我们老师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就能发现“月亮引桥” 中蕴藏的美感和想象力,和孩子一起欣赏美、表现美;如果我们老师有一定的法理知识,理解孩子“搭两座引桥”行为后面的公平正义心态,

并去用心呵护,使其扎根在幼小的心灵。

其次要练就一双“发现之眼”,要学会走进教育现场,零距离地观察孩子,让观察成为走进儿童心灵的“密钥”,我们不仅要掌握“见微知著”式的局部观察技巧,也要掌握“横扫千军”式的整体观察的方法,还要学会以教育的视角分析判断孩子的行为,要从只观察眼前的事件到预见可能遇到的问题,拥有了“发现之眼”,我们才会真正读懂孩子,了解孩子的需求,理解儿童观的真正内涵,才能做到“惊奇着儿童的惊奇,专注着儿童的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