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在一次阅读分享中,琪琪带来了一本绘本《阿诗有块大花布》,孩子们一下子被它的封面所吸引,满满的中国红和大花朵,而鸟儿身上的红马褂却是另外一种材质的红。在故事分享中,很多小朋友都对阿诗的大花布产生了兴趣。诗雨小朋友说:“我也想要一块大花布,我想送给妈妈做围巾!”可是怎么样才能拥有一块大花布呢?大家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思考。这时候,我想到了扎染。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扎染的作品,图案千变万化色彩艳丽,对幼儿很有吸引力。我抓住幼儿这一兴趣点,开展了班本课程《小小扎染坊》,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大胆选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中国传统的扎染文化。


初遇--“染”

认识染料,了解扎染的方法和过程。

 

 

于是我给孩子们介绍了染料,带着他们一起翻看说明书,上网查资料。让孩子们了解中国传统的染色工艺——扎染,以及扎染的方法和过程。


教师反思与支持:

    在活动开展前,我没有直接向孩子们展示染料,而是趁孩子们离园后把染料放在了区角里,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果不其然,第二天刚刚开始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就发现了这个新的材料并展开了讨论。好奇心是幼儿探究的内在动力,它表现为有探究的热情和积极性,常常会被周围的事物吸引,驻足观看,问这问那。在发现新事物时,相互交流,乐在其中

孩子们开始收集资源——白布、白色衣服等。


把布或衣服裁剪出自己想要的形状,有的剪成长方形,有的剪成正方形,还有的剪成各种不规则图形。

教师的反思与支持:

活动的材料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个小点,让幼儿自主选择其他适合创作的材料,甚至让幼儿自主准备。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们要善于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的工具调查

扎染的时候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

针对这一疑问,我们的小朋友进行了扎染工具大调查!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调查后我们发现:小朋友们把调查表里没有的而自己觉得扎染的时候可能会用到的工具都画了出来。他们觉得可能还会用到弹珠、树叶、积木、雪糕棒、棍子等;还有的小朋友觉得可能会用到火龙果、葡萄......可再——“

颜料扎染

咦!彤彤开始尝试用聚酯料进行扎染她会成功吗?玩转——“染”彤彤:怎么回事,染料怎么流不下去

教师反思与支持:

    在填写调查表时,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小组发生了争执。我适时地参与进去,发现产生争执的原因是有的孩子觉得会用到积木、树叶、别针等,但有的孩子觉得老师的调查表上没有,这些肯定用不到。这时候,我意识到这个调查表的局限性。因此我告诉孩子们,老师调查表上的工具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老师没有弄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大胆想象还需要哪些工具,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知——“染”

孩子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折叠和扎。有的孩子开始尝试把弹珠、雪花片、积木等包在布里面,有的孩子开始使用小夹子、雪糕棒、绳子等扎布。

 

对扎好的布料进行染色。              染完啦,开始晒啦。

孩子们发现包的东西不同、扎法不同,染出的花纹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反思与支持:

孩子们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到感动和欣慰,他们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是不可小觑的。在整个过程中幼儿能够大胆操作,尝试自己设计图案,并能够积极向同伴展示和介绍自己的扎染作品和经验。


                                                      可再——“染”

                                                        颜料扎染




咦!

琪琪:可能是布太厚了吧!

峰峰:会不会是颜料太厚了啊?我觉得这个比染布的那个厚。

鑫鑫:那我们可以加水啊!加了水颜料就会流下去了。孩子们找来小碗开始加水兑入丙烯颜料,并重新开始染布。

彤彤:怎么回事,染料怎么流不下去

馨馨:那怎么办呀?


 染完开始晾晒时,孩子们发现布上面的颜料分布的很不均匀,而且大部分颜色只粘在布的表面,在清洗时颜色也很快就被洗掉了,只留下浅浅的一点颜色。没有用扎染染料染出来的布好看。


教师的反思与支持: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一次次的发现问题,一次次讨论并解问题。作为老师,我始终相信孩子们是有能力的人,他们能够在发现问题时主动表达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因此整个环节我都没有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让孩子们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


纸巾染色

扎染结束后,大家开始整理桌面,淘淘和紫萱拿着面纸擦拭着桌子上的颜料。

淘淘:咦!面纸也染上颜色了!

紫萱:老师你看!我刚刚擦了黄色,然后又擦了蓝色,可是我的纸变成了绿色!黄色加蓝色是绿色!

馨馨:我们可以拿颜料在面纸上染色呀!我们可以把颜料混合起来!

淘淘:不行的,颜料流不下来。

馨馨:加水啊,就像刚刚染布一样。

淘淘:可是加了水面纸就会烂掉了呀!你看我染的纸,他就烂掉了。




琪琪:要不然我们用水彩笔吧,用水彩笔画在面纸上!水彩笔的颜色有好多!

霖霖:还是不行啊,纸一戳就烂了。

程程:轻一点儿就行了,一点一点点着画。

涵涵:真的可以了!

淘淘:可是这样画好慢啊,而且一不小心纸就坏了。

琪琪:我们可以用棉签试试,我妈妈给我涂药水的时候就是用的棉签!一点一点的点着涂就行了。

淘淘:对!我们用棉签试试!

涵涵:可是我们没有棉签啊,也没有染布的染料了,怎么办?

琪琪:我明天从家里带!我家里有好多呢。

璐璐:那染料怎么办啊?

馨馨:我妈妈用火龙果汁给我做的面条是红色的,我们也可以拿火龙果来染!

教师的反思与支持: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运用新的学习活动。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因此,在整个环节我并没有过多的干预,而是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分享扎染作品             我的创新——面纸绘画,你也可以试试的呦!

课程反思:

《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中国民间艺术的美,同时渗入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在爱上民间艺术的同时,也深深爱上我们的民族文化。

中班孩子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而在扎染活动中能更好地让孩子产生强烈的兴趣,增强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了解民间艺术,通过视频的学习以及图片的欣赏了解扎染的全过程,以及通过自主探索材料的使用,最终制作出作品。在此过程中激发孩子的兴趣,促进幼儿主动的探究。虽然在扎染过程中孩子对于方法技巧的掌握不是特别好,部分孩子不够耐心和细心,扎的形状各异,但因为孩子多样的想法与自我的创造,最后会出现丰富多彩、独一无二的创作来。

通过此次扎染活动,不仅让孩子在欣赏和制作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和发现,激发幼儿对扎染的探索,还让这古老的艺术扎根在孩子们的心中,传承和发扬扎染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