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

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

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朱熹

谚语云:“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有一天,刘安的母亲病了,他的母亲平日里喜欢吃黄豆,刘安就把黄豆磨成粉,加水煮熟,加点盐搅拌后准备给母亲喝,因事耽搁了一会儿,没想到结果凝结成块,豆腐就这样被发明了出来。现在出土的汉墓中,也能找到我国从汉代时就有了豆腐的证据。

可是,为什么要在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豆腐呢?传说,灶王爷二十四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所以,百姓们都要吃豆腐渣以示清苦,让玉帝能在来年给个好年景。当然,也有人说,“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做豆腐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

小时候,腊月二十五这天,父亲照例一大早就把黄豆用水洗干净了,然后浸泡在水里,直到晚上的时候,才带着姐姐和我去业哥家做豆腐。业哥家磨豆子用的是手推磨,父亲用手推磨子磨豆子,姐姐用瓢子向豆子里加水,我便抢了姐姐的瓢子学着姐姐的样子向豆子里加水,可是,我加的水,是时而多时而少,父亲便扬手装着要打我的样子:“去一边儿玩去,别在这里添乱捣蛋。”我只好丢下水瓢子窝到灶堂边的草堆里,等着吃浆皮、喝豆浆。

磨好豆子,接下来是用纱布兜过滤磨好的豆浆,纱布兜绑在十字形木棍的四个角上,而十字形的木棍则用绳子吊在屋梁上。父亲熟练地摇动着木棍,豆浆就从纱布兜里渗透出来,淌到下面的缸里。我很想上去摇一摇,可是,父亲断定是不肯给我摇的,我只好在一旁看着。

再接下来就是烧浆了,烧火就是姐姐的事了,我却抢着把豆秸往灶堂里塞,因为放得多了,反而把火弄熄了,结果弄得满屋里都是烟。这就应了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只不过煮的不是豆,而是豆浆。豆浆烧开后,会在表面形成一张膜,业哥挑了一张浆皮卷了递给我:“虎子,解个馋。”我等了一个晚上可就是为的这个,我忙拿了浆皮,撕了半张给姐姐,自己开心的吃了起来。姐姐却只吃了一小口,把剩下的拿纱布包了起来。

父亲拿竹编外壳的水瓶灌了大半瓶准备带回家给祖母、母亲和妹妹们喝,拿了小碗儿给我和姐姐每人盛了一碗,他自己只吃了点儿铲锅底发了焦的浆皮儿,剩下的都让业哥用卤水点了浆,做成了豆腐。豆腐渣也用盆装好了,留着带回家,由母亲做成豆腐渣饼,晒干了,平日里当小菜吃。

现如今做豆腐,那都是机械化的,磨豆、烧浆、浇浆、压豆腐全都不用人工了。而且,做豆腐也不是专为过年吃的,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