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课首先要让学生读诗歌,走进文本,了解内容,体悟情感,鉴赏技法,品味语言。听了一节《燕歌行》古诗鉴赏课。总的感觉是一节课虽然任务一二三,一读再读三读,有录音朗读,有教师部分范读,却不见学生读。没有学生的诵读,怎么能很好完成课堂任务呢?

一旦游离文本,必然架空分析,学生云里雾里,不知西东,只能被老师牵着鼻子走,思考感悟、品味鉴赏也只能隔靴搔痒,无关痛痒,可有可无,最终失去语文情趣。

由学生演讲引出“三牛精神”,每一个人都要做“牛人”,进而引出唐代“牛”诗人,引出课堂内容《燕歌行》。何不直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燕歌行》能成为众多边塞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为什么唐代边塞诗人的排序为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什么不把杨炯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或杜甫的《兵车行》放在一起构成一个学习任务群?

新课程理念表现在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习惯于跟着惯性走?新课程理念何以难落地?

边塞军旅诗不同于其他类别的诗歌,兵塞诗有其时代气息,不同时代的兵塞诗内容不尽相同,建功立业、报效国家,英勇豪迈,视死如归;边塞苦寒,苦乐不均,征人思妇,妇思征人;对战争的控诉,对和平的向往等。

杨炯的《从军行》“牙璋辞凤阙”,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义无反顾地告别朝廷,又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而《燕歌行》中“汉将辞家”,拿前代人说事是唐诗常见现象,汉将即唐将,不是告别朝廷而是“辞家”,这个“家”不是大家朝廷而是个人小家,由此可见这些汉将怀有私心。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横行”有“纵横驰骋”,“率性而为”之意,天子还要不同寻常地赐颜色,可见将帅骄恣蛮干,邀功求赏,暗含作者的隐忧。“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部队的行进是敲锣打鼓,大张旗鼓,虽然也雄赳赳,可是队伍拉得很长。这与抗美援朝悄悄志愿军在夜幕的掩护下跨过鸭绿江,车辆从“水下桥”上通过,以免遭受敌机轰炸,形成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志愿军能够以弱胜强取得伟大胜利,《走马川行》中唐军将士战胜严寒、斗志昂扬的战斗精神是胜利的原因。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通过对比,写出了战士在前线流血牺牲,将帅却安居营帐,流连声色——从内部瓦解了战斗力,表达了作者对苦乐不均,死生迥异的愤慨。自然环境恶劣,敌人的凶悍是唐军失利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将领过于轻敌,只想邀功求赏却不爱惜士兵的生命。写士兵的苦,写两地相思实际是对将领的谴责。

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不同。李将军: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将帅: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由此可以读出《燕歌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概括了开元年间唐军将士戍边生活的多个方面(沙场死战、两地相思等)。重点在于揭露军中官兵苦乐悬殊,抨击将帅腐败无能且不恤士卒,对浴血苦战的士兵寄予深切同情。《燕歌行》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赢得大家的喜爱。回应课堂开始的悬念,边塞诗中为何《燕歌行》最具代表性。

所有这些都是从文本中读出来的,如果学生不能真正走进文本,架空分析、探究,即使学生的当堂掌握,也仍然不能真正自主阅读,养成阅读思考的习惯。

课的最后引用南大教授对《燕歌行》主旨的评价和习近平的有关讲话,有升华的作用。但是这节课的中心任务究竟是什么呢?“活动”就是学生思考、回答、解决“问答题”吗?

新课标理念在实际教学中落地深根,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