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配合疫情防抗,居家不外出,与学生一起线上学习同时也是自我的学习和提升。
      一节课好比一篇命题作文,有规定的内容或主题,在规定的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学生掌握的程度是另一个问题,暂且不论,当然围绕任务设计活动时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学生易于接受的角度,有助于学生的吸收。
一节课只能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多方面完成活动任务。参听空课内容是古诗鉴赏之语言特点(风格),参考资料是“步步高”。系统解说内容,“步步高”上有详细解析,学生完全可以“自学”,老师给与点拨提高,在自学基础上交流分享,在实战演练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弥补、巩固、提高。
     古诗鉴赏主要内容包括形象、思想、手法、语言几个方面。语言包括炼字、炼句、炼意,语言风格即语言特色。从高考命题来看,炼字(句)一般为简答题,语言风格多为选择题,也有在简答题中出现的。
     有了对古诗鉴赏的内容梳理和高考命题的研究,炼字、诗眼(炼字、炼句)、语言风格三大任务思路很清晰,不必拘泥于参考资料的解说,比如说“诗眼”就是一首诗中的关键词或句,是思想内容,情感表达的关键。说白了,就是关键字词,关键句。关键字词,着眼于句的角度,关键句着眼于全篇,有时就是主旨句。炼字一般出现在写景的语句中。品味某一个字的韵味多从词语的选用(准确、生动、传神等)和修辞手法角度思考,没有修辞手法怎么办?无非就是准确、生动、传神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直”和“圆”好在哪里(有何妙处)。“直”写出了大漠孤烟的刚直遒劲之美,“落日”给人伤感之意但“圆”给人亲切温暖之感。这两个词,生动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大漠特有的情感。
引导学生分解研究答案的组成,换一个角度,是很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要研究高考答案,那是最权威最科学的。
      在学生思考表达不连贯需要老师指点帮助时,老师不是急于完成任务,而是循循善诱,耐心点拨,师生合作,老师概括提炼,呈现答案,分析研究答案。“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如何学,教给学生一些有用的东西。
     两节课五首诗歌,穿插高考真题,特别是高考真题,不局限于手头资料,根据内容需要,信手拈来,恰到好处,增加了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消除了学生对高考古诗鉴赏的恐惧感。元好问的《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的诗眼是“从军乐”。从提问来看,学生找出诗眼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为什么说“从军乐”是诗眼,学生好像举足无措,无所适从。走进文本,从上下阕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表现技巧等角度不难找出三四点理由的。关键是学生要有走进文本的意识,千万不能过分依赖“知人论世”而抛弃文本。
      一轮复习,以古诗鉴赏为突破口,个人认为很正确,我过去也是这样“突破”的。古诗鉴赏分值9分,3分选择题,一道6分的表答题,主客观结合,选择题的设计,难度降低,有利于考生读懂古诗和得分。读懂古诗是鉴赏古诗的前提和关键,而读懂的前提和关键是文言文基础。古诗鉴赏和小说阅读同属文学作品鉴赏,有共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别小看这9分,它关乎20分的文言文,16分的文学作品阅读和6分的名句默写:9+20+16+6=51分,占语言基础运用的56.67%,岂能等闲视之!
     听空课,向同行同伴学习,边学习边思考,快乐并幸福着。借用东京奥运会新闻解说员评论中国体育健儿的一句话:因热爱而拼搏,因突破而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