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这本书,感触颇深。作为常年工作在一线的老师,在学习某一部分教材时,我们也总是希望孩子们能尽可能的理解,而并不是单单的记住,因此,刨根问底、追根溯源也常常用来形容数学老师。比如说,在初次接触到分数时,我们就要知道分数的前世今生,为什么要有分数?分数是一种数吗?它有大小吗?它表示什么意思?如何读写?等等问题,相信当这一个个的问题孩子们都能顺利了解了,才能说孩子认识了分数,而不是只是背一下概念,训练几个题目而已。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内容里,出现了一个画面:有几个人用等距离打了结的绳子测量一个箱子的边长。图的旁边附文字:剩下的绳子不足一节,怎么记?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可惜没有回答。其实该情境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以一节绳子作为单位长度的前提下,用分数表示剩余的那个尾部的长。也就是剩余部分的长度是一节长度的几分之几。接下来教材设计了分物体的情境,一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平均分到(   )块。从数的历史来看,最早产生的数是自然数,后来在度量和平均分时出现不能得到整数结果的情况,因此产生了分数。也就是说,分数是在实际度量与平均分中产生的,可教材的编排却只强调了“平均分”而忽视了度量。例如,一节绳子的长度是12厘米,剩下的绳子不足一节,那么先进行度量,看看它的长度是多少?如果剩下的长度是5厘米的话,就可以说剩下的长度是一节绳子的十二分之五。也可以理解为5除以12,得到剩下的绳子是十二分之五节。 虽然分数意义的核心是“平均分”,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情况下事前是不知道平均分成几份的,那么就需要先用包含除来求出平均分的份数,再用分数来表示。这样不仅是丰富学生对分数的认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计算或测量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从分数的意义开始认识到分数的内涵,其实分为等分除和包含除两种意义。尤其在分数的实际学习中对包含除的需求更强烈。例如4÷1/2若解释为4块饼干,平均分给1/2个人,显然不符合现实意义,但是可以解释为4里面包含几个1/2,通过画图就能一目了然的帮助理解。但专家们分析了各个版本的小学教材,不论从整数除法、到小数、分数的除法,教材都呈现出重视等分除而忽视包含除的状态。其实在课堂实践当中,很多孩子也是看到平均分,知道用除法,可对包含除的问题却理解不透彻。例如:小明2/3小时走了两千米,每小时走多少千米?从分数的意义出发,把1小时平均分成3份,其中2份走了2千米,每份就是1千米,一小时有这样的3份,就是3千米,列式为2÷2×3,要呈现乘倒数的形式,就写成2÷2×3=2×1/2×3=2×(1/2×3=2×3/2。学生就像看老师变戏法,至于为什么这么变,却往往一头雾水。变完之后问学生“一个数除以分数怎样算”,学生还是说不出来。其实用包含除的意义去理解就能容易的多。看1小时里面包含几个2/3小时,就有几个2千米。列式为1÷2/3×2。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头部的高度约占身高的1/8。实际上是在说,整体身高包含了8个头部的高度。这种一个量占另一个量多大份额的问题乃是分数单元最核心的本质所在,一旦掌握,将终生受用。 这本书给我印象很深刻的还有在学习引入比的概念时,课本上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那比和除法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学习比?既然有了除法,何必再去学比?按比例分配当中的比是比吗?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比在《辞海》中是这样定义的:比较两个同类量的关系时,如果以b为单位来度量a,称为ab,所得的k值称为比值。这大概是比的老式定义。其实用倍数比较大小,表示ab之间存在的关系,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比是一种数量关系,只有在求比值时才用除法。比为比例做准备,这种比例关系的含义远超除法。比可以进行同类量的比较,也可以推广到不是同类量的情况。专家们对比的深入剖析,解答了我心中许久的疑惑。而回顾我们的教学工作,在引导孩子理解走进概念时,教师身上的责任之重大。要进行不断地学习,自己理清楚,弄明白,才能使孩子们明白。 小学教材里的数学知识也可能有不严密的地方,但我们要能够领会其数学的思想,把握数学的本质。只有把握了数学的本质,教学中才能做到“精中求简”。唯有做好精中求简的研究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也唯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易学、好懂、能懂、会用。作为今天的教师,我们不愿也不能做照本宣科的教书匠,而要做敢于质疑的科研型的教育者。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我们要在学习与探索的大路上一直脚踏实地的走下去,边学边思,边学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