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姜堰微视听推出了“现场直击!姜堰各个学校的一幕幕......”这篇文章,我点开一看,各个学校的迎新活动扑面而来,我们学校也有幸在其中,而我们学校有什么?不过是常态化下小班的弟弟妹妹哭哭啼啼,中、大班的哥哥姐姐高高兴兴罢了。仪式感,我们幼儿园从来不缺,不仅是给老师、给家长还是给孩子,我们都精心布置、策划每一次活动。

为什么这次开学没有让气氛沸腾起来?其实是有原因的,开学前我写了一篇《无忙碌 不开学》,我们把迎新活动放在了91日报名,本着“让每一颗新星都闪耀”的办园目标,我们开展了授予绶带,成为新幼之星;点亮星灯,愿做闪耀之星;手戳盲盒,享受惊喜之星;甜蜜礼物,争做爱幼之星的四部曲活动。一天下来,老师们真的太累了,有老师问:“4号开学不会再搞活动了吧!”我笑答:“4号,我们就专心做个心里有爱,眼里有光的老师就行。” 缓一缓,我们不内卷,一周下来,做个回顾或者纪实。”老师们笑着说:“好好好,能缓缓就好。”其实好的教育是能给教师松绑的,因为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决定着师幼互动的质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有两个现象:

1.躁——糟

一个人在烦躁的时候,总是容易冲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此时做的事情、说的言语往往给人的感受都很糟糕。许多教育工作者喜欢用“真的烦死了!”“怎么那么多事儿!”来评价自己当下的工作状态,其实到最后最狠的话也说了,但是事儿还是做了,如果教师自身不能够调整工作的节奏,不能从紧张、有压迫感的工作氛围中走出来,那么他将经常情绪低落烦躁,后期就会造成身体糟糕、工作糟糕、生活糟糕......

2.卷——倦

内卷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我听我11岁的女儿就唠叨过几次,说班级同学掌握老师特性,提前写作业,第二天、第三天以此类推就可以少些或不写,其实我并不赞成这样,旧知识囫囵吞枣,新知识半生半熟,得不偿失。还有就是在各大学校的仪式感上,许多同行喜欢用内卷这个词,别人有的我要有,别人没的我要也要有。其实教育不是复刻,而是基于本校实际情况产生的需要,一定是有内涵文化和积淀的。教师的疲倦来自内卷,这一点儿也不假,而在内卷的路上,注定没有赢家。如果教师想要身心健康,首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但也不是躺平,而是找准内卷与躺平之间的平衡点,提升自我修养的内驱力。

最近关于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微视频很是火热,其实学校教育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相信在适度放松的情况下,能用心开始,从“心”出发,做好相伴幼儿成长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