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余秋雨在《寻找远方的自己,追寻圈外的生命》一文中谈到了他看到的一则新闻报道:在建设一条高速铁路的时候,需要跨越一条河。火车从湖的这边到那边,也就三秒钟的时间,但是为了这三秒钟,工程师们却花了三年时间在河中打桩。文章的结尾,作者感叹道:中国的高铁是奇迹,中国文化同样需要这样的奇迹。

其实,任何“奇迹”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其背后,往往是大量的准备工作以及人力物力的投入,是“工匠精神”的生动实践,是一群又一群、甚至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默默耕耘与辛勤付出。就像文章开头新闻报道的例子,我们看到被称为新的“中国奇迹”的高铁风驰电掣、朝发夕至,感慨“中国速度”的同时,不能忽视一个现实,这样的奇迹与速度背后,是一个又一个的“三年”打下的桩、铺好的轨奠定的坚实基础。历史的进程、社会的发展其实都印证了这样一个现实——要想一飞冲天、一鸣惊人,首要的就是在“飞”与“鸣”之前,将翅膀练硬、将嗓门练响,教育亦然。无论是教育的改革、学校的发展、课堂的建设、教师以及学生的成长,都是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扎稳打。缺失了牢靠的基础和积淀,各类工程的建设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轻则影响进度,重则造成重大损失。同理,没有了对于教育规律的遵循、教育现象的研究、教育本质的追寻,教育也容易出现“昙花一现”的“虚假繁荣”,对个人成长发展、对整个教育生态产生不可估量的负影响。

教育是民生工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她最大的魅力在于面对是一群活泼泼的生命,其目标指向的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职责是围绕着“人”的向前向上,是聚焦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注定了教育必须实事求是,要把打基础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打基础是实打实的工作,首要条件就是有安静的过程。就像我们做任何事情,吵闹和喧嚣中很难朝向理想的彼岸。但是,放眼当下的教育,对于“热闹”的追逐,一定程度上超过了对“安静”的坚守。甚至在一些人的眼中,“安静”与“不作为”画上了约等于号。这一点,在学校的内涵发展和教师课堂打磨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出现这样的现象,除了学校教育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师价值观念的偏差,相关部门对于教育的“功利性”依赖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外力。最明显的是就是各个职能部门牵头的系列“进校园”活动。一些地方的一些学校,已然成为当地教育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的活动开展“定点单位”。但凡部门有需要,总是以“活动”的方式,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举措,活动俨然成为教育的替代品。需要肯定的是,活动的育人价值有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不少与教育关联度不大、与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并不符合的活动,带来的只是场面上的“轰轰烈烈”,以及学校、师生“浅表化”的收获,并不能真正起到多少教育应当起到的作用。

原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在谈及优质学校的“味道”时,用了三个词概括,分别是:宁静、专注、学术。作为知名校长,他一直倡导“心平气和”做校长。知晓沈茂德的教育人都能够感受到,他的个人理念对于曾经“掌舵”的天一中学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即便现在投身民办教育之中,其理念对于学校的发展同样起着引领性的作用。对于教育而言,具体到学校来说,专注的精神以及学术高度的建设,首要的就是有一颗宁静的心,要有不为外界所打扰的定力。只有静下来,才有了走向教育深度、触摸教育温度的可能,并逐渐抵达教育的内核;也只有静下来,才能让教育可以享受自由的呼吸。

对相关部门和单位来说,要真正树立尊重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的意识。具体来说,要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其成长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当前很多活动选择“进校园”,反映的是行政活动中的“成人意志”,是成人本位思想的体现,相关部门在考虑开展活动之初,更多的是从部门实际出发,减轻了自身的工作压力,却将压力转移给了学校、转移到了具体操作的教师和学生身上。只有把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学生身上,“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够得到彰显,活动的开展也才具有了意义。要将对教育的尊重落到实处。支持教育、发展教育已经成为自上而下的共识,教育的发展也获得了更多有利条件。但在一些行政部门眼中,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陈旧观念还有所存在。这一点在学校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某些活动持拒绝态度时,体现的尤为明显,在相关部门的主观意识中,“拒绝意味着不支持工作”,而教育要发展由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帮助。这就导致在明知一些活动的开展对学校发展、师生成长没有实质作用的同时,考虑到部门之间的关系,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只能无奈的选择接受。只有真正从心底尊重教育、敬畏教育,才能在将要组织活动的时候,做到换位思考,多想想这样的活动是否有必要,是否会推动教育的良性发展。要从根本上杜绝“形式主义”。当前一些借助于校园这个载体开展的活动,还以“热闹”为外衣的形式主义,活动的“具体成效”体现在到校园里拉横幅、贴标语、喊口号、拍照片发报道、写总结,以外显的形式证明自己“做了事”。上级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对“进校园”的活动作出硬性要求,杜绝无效活动的蔓延,同时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有足够的底气和依据拒绝相关“进校园”的要求。同时,要把活动的成效最为开展活动的检验依据,防止“形式主义”借助校园抬头。只有“不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的理念成为广泛共识,教育就能多一份宁静,多一份致远。

对于学校和老师而言,在无法完全改变外部环境的现实处境下,要尽最大可能在“戴着镣铐”的同时,舞出自己的精彩。在发挥“活动育人”的重要作用时,学校要以绝大多数人成长需要为出发点,不能为了制造“轰动效应”而“作秀”。要在贯通学校历史、现状、未来的基础上,系统梳理校园文化脉络,形成辨识度高、师生广泛接受和理解的发展愿景,并以此作为整个学校的共同价值追求,在“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中,实现“百年树人”的目标。有一种观点认为: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校长起到的是举旗定向的引领作用,尤其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更要有“甘坐冷板凳”的沉着,在明晰了学校发展路径后,尽力摒弃与教育规律相违背的“政绩观”,与广大教职工一道以“守静笃,致虚极”的心态,朝向理想教育的明亮那方。教师是整个教育发展的“中坚”,在追求“静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遵循规律、恪守常识,静心教学,静心读书,静心思考。尤其是“宣传为王”的环境下,要回归自己对于教育、对学生、对自己个人的初心,将学科教学、师生交往、课程建设等“主业”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课程建设为例,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教师的个人思考与教育现实相结合的产物,有具体的架构、目标、路径,一些课程的建设甚至是作为实施者的老师整个教育生涯都在研究和实践的动态过程。受一些行业的影响,教育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造星”行为,因此,必须预防教师个人“网红”心态的出现,不能追求短期的名气与被关注。课堂教学同样如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如果沉浸在“热闹非凡”的氛围中,沉浸在“声电光影”的喧嚣中,深度的思考就会受到干扰,真正的有效性学习就很难完完全全发生,学习也终将停留在表面。而这,又显然与“教学相长”的教育目标相违背。

教育是社会事业,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系统性民生工程。这也意味着,教育的发展必然受到多方面的关注与聚焦。特别是在努力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合力的背景下,在“边界意识”的作用,应该努力形成各司其职的良性教育生态。但是,随着对于学校及教师限制的增多,社会和家庭对于教育的干预进位明显。主要表现在涉及教育行业的社会舆论燃点变低,不了解教育却妄议教育的形象在网络世界以及现实世界变多;此外,随着家长知识水平的提高,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的干涉也逐渐增多,这种干涉除了常见的学生座位的调配、学校活动的开展以外,已经转向学校课程的建构,甚至是班级师资的配备。尽管这类属于“外力”的影响尚未完全对正常的学校工作产生影响,但是部分对于整体的反向作用,也一定程度对学校办学、教师管理自主性有了打击。而归根到底,损害的又是学生的正当权益。因此,家长也好,社会其他群体也罢,对于教育要有足够的宽容和信任,要相信学校和老师对于学生的真心与实意,只有充分的认同才是合力的保证,也才能让学校和老师,安安心心做教育人应该做的事情。

教育生活也是一种生活,就像过日子,特殊节日终究只是短暂的,不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所要面对的,多数还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气息”。这才是生活的常态,是生命的常态。人只有静下来,才能开始面对心灵;教育只有静下来,才能享受到自由的呼吸。

(已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