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美是清欢

所谓清欢,就是身处喧闹的城市,亦能坚守淡泊,在川流不息的人群里,在繁忙琐碎的日子里,静静地数细水长流,品浮世清欢。所谓清欢,就是在一杯清淡的禅茶里,悟出人生百态,在深山古寺的暮鼓晨钟里,在僧人的扫帚上,看一场尘世的因果循环。寒假闲来无事,便下午跑去书店读林清玄的《人生最美是清欢》这本书。安静的书店里,落针可闻。在书的海洋里徜徉,红尘的喧嚣也远去了,心里甚是一片宁静。恍惚之间,已记不清有多久没将自己这样浸染在书香里了。

林清玄在书中写了一些自己生活中的琐碎,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都是些及其平常的小事。

寻常小事,历经岁月的沉浮,便化为了生活的智慧。所谓清欢,亦是寻常。纳兰容若有词曰: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可寻常的事情经过岁月的发酵,格外的香甜,总是叫人回味再三,沉醉不已。看着书中作者回忆起自己幼年时家境的艰难,父母给予他们兄弟姐妹的温情,像是对吃烤红薯,鳝鱼骨汤,红薯饼等食物的描述,也令我回忆起了自己的童年时光,忆起了那段承欢于父母膝下的快乐时光。

开学的第一个周末早晨,突然想吃原先下坝的鱼汤面。下坝是我生活了27年的地方,那里有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有我的河西旧梦,那一碗汤鲜味厚的鱼汤面是我童年记忆的一部分,是忘不掉的老味道。平日清晨,吃碗鱼汤面是姜堰人的头等大事。在姜堰民间,早就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的说法。在姜堰的各个早茶店,经常会看到这个画面:有人光喝汤,不吃面。这是因为姜堰鱼汤面的精髓全在汤里。鱼汤看似简单,做法却很考究。在原料上,商家会选择鳝鱼骨头(姜堰人叫长鱼卡),小鲫鱼,现在讲究的还会加上猪骨头。先将原料用葱,姜,料酒等佐料煎炸,然后加水用小火熬煮,煮上几个小时后,汤色奶白,肥而不腻,鲜而不腥,美味无穷。在鱼汤面的组合里,面即是主角,又是配角。面条的品质决定了这碗面的劲道之处。新桥头鱼汤面店原先在大渔池菜场对过,随着下坝的拆迁,已经搬迁到新都铭园旁边的巷子里,不少鱼汤面老铁还是追着过去只为一吃那曾经的老味道。面条是老板亲自跳的,边吃面条你还可以看见老板十年如一日地在旁边隔间跳面的场景。我到达店里后,习惯性地要了一碗“三两面”,“丫头这么多年还是喜欢这口”老板娘笑嘻嘻地说道。不一会儿,一碗撒有青蒜花的奶白色鱼汤面便被捧上了桌。撒上一点胡椒粉,配上一碟雪里蕻咸菜,那味道真的叫人间美味。悄悄告诉你,作为从小吃鱼汤面长大的吃货,真正吃鱼汤面的老铁们都是自带胡椒粉去吃的,因为四块钱二两面,你也不能指望人家提供正宗的胡椒粉,但是旁边的水辣椒酱绝对管够。叉起滑爽的面条,吃上一筷子,再顺势喝一口浓汤,浓香甘甜的气息瞬间交织,回味无穷,仿佛把我带回了那段无忧无虑的儿时岁月……

什么才是清欢?我想,在烦躁的下午安静地写一篇字,读一本书是,在闲暇的周末陪伴父母去菜场买菜,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是;在安静的夜晚,抛下一切烦恼仰望星空是。我们总喜欢在年轻时不停的追逐远方的风景,殊不知当尝过灯红酒绿,悲欢离合后,才发现世间百味,也敌不过万千灯火中那只为你一人所留的灯光。抛下一切虚伪自负,夸张浮华后,才能回归生命里那最初的静谧。随心自在地享受任何片刻,我们能把握的也唯有当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