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秋日,总是来的如此的悄无声息。太阳从云层探出头来,细碎的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斑驳的如同时光的碎片在房间里跳跃。恍惚中,才发觉今日已是中秋了。

      中国人的骨子里似乎永远镌刻着那一轮皎洁的圆月,是苏轼笔下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亦是杜甫口中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每逢中秋,中国人的家中都会摆上几盒月饼,那淡淡的桂花香夹杂着月饼的甜腻,弥漫在空气中,那便是中秋的味道。中秋的味道是团圆,是思念,是温馨,亦是回忆。


       中秋与我,就像记忆里那轮饱满圆润的月亮,始终带有一丝寂寂的思念和淡淡的乡愁。每当那轮皎洁的明月缓缓升起,心中便会泛起一股暖流,想起母亲亲手做的月饼。童年时的每一个中秋,都是和母亲一起在家门口河边那棵巨大的梧桐树下度过的。

      母亲做的月饼,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家的味道,一种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无法忘怀的记忆。它们不像市面上那些精致包装的月饼,有着华丽的外观和繁复的口味,却少了一份质朴与真诚。母亲做的的月饼,简单、纯粹,每一口都是满满的母爱与关怀。母亲做月饼总是能够给全家带来快乐,节日的气氛,就这样从母亲开始着手做月饼弥漫开来的。
记得小时候,每到中秋节前夕,家里便忙碌起来。母亲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材料,精心挑选上好的莲子、红豆、五仁等馅料,再一一细心处理,确保每一个细节都尽善尽美。那时的我,总是好奇地跟在妈妈身后,看着她那双巧手如何将一堆堆看似普通的食材,变成一个个圆润饱满、香气四溢的月饼。每当这时,妈妈总是笑眯眯地告诉我:“做月饼啊,就像做人一样,要用心,才能做出好味道。”

      母亲做的月饼,不仅仅是一种味蕾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让我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中,找到了一丝宁静与温暖。它让我明白,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遇到什么困难,家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母亲的爱永远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月到中秋,分外明亮,母亲永远微笑着忙里忙外,在小方桌上摆放着她不知什么时候准备好的糕点和水果,准备着“敬月光”。

      现在想来,那些年的中秋,似乎从未见过母亲吃过月饼。母亲的心里眼里装满了我,而我的眼里心中却没有来得及装下她。子欲养而亲不待,再也没有这样的中秋,这样的团圆了。

       起风了,其实风不大,是叶生叶落,是盼不到故人身影,是诸多情绪,红了眼眶。

月圆的中秋有回忆,有幸福,也有巨大的遗憾和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