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时光,在我的记忆深处安住,那般纯真美好,梦想的种子在那里深种,可以怀念一生,眷恋一生,甚至影响一生,那就是童年的珍贵时光。藏在童年里的烟火气息 ,那便是藏在街角的童年记忆。一个人长大后,总有些滋味,只能停留在回忆里。无论去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珍馐佳肴,最怀念的,还是家乡的各种吃食。因为,时光将味道烙在了我们的味蕾上,烙在了记忆深处,随生而生, 永不磨灭。
儿时新桥口、坝口、东板桥下的大炉烧饼鱼汤面店,一个烧饼、一碗热气腾腾的二两鱼汤面,就能温暖我童年的一整天。记忆里觉得这就是鱼汤面该有的样子,和现在早餐店里的完全不一样。对于大炉烧饼,有人觉得不好吃,硬邦邦的,还不如吃普通烧饼。爱吃的人,就觉得越嚼越香。两极分化挺严重。对我而言,已经很久早上没吃了,一口饼一口鱼汤,用别人的话来说,这是老姜堰人的味道。
周末早春的清晨,街巷显得格外安静,薄雾悄悄在树木间弥漫,像是给熟睡的姜堰城披上了一层柔软的纱。寒冷的空气中夹杂着一股潮湿的气息,路灯的光影逐渐褪去,晨光初破晓 ,星星点点,若隐若现。我照例去吃儿时的味道鱼汤面……就在东板桥桥口的转角,一辆小吃摊的炉火正旺,蒸腾的热气在周围卷起缕缕白烟,仿佛给周末的东桥小学附近点燃起了一簇生机。早春的清晨是清冷的,而这一处热气腾腾的小吃摊,正是姜堰早春里的温度。
走近一看,我惊喜地发现,正是我寻找了许久的米饼。摊主是一位已经年过六旬的大爷,炭火的热度烘得他双手微红,但是他还是不忘时时添加一些秸秆,调整炉火温度,并且给炉上的米饼翻一下,确保每一块米饼烙的恰到好处。我被烟火熏得眼泪直流,微咳道:“我可是找了好久了,以前我家下坝北头有米饼卖,现在找不到了,今天好幸运啊!“我从12岁开始做的,老的手上做了三四十年,我已经做了五十几年了,以前这块就大炉烧饼店,还有我这个米饼摊子,都排好长的队呢,现在吃的东西多了,生意不好做咯。”我猛的一惊,难道这种记忆中的老味道已经逐渐被遗忘了么?酥脆的外壳裹着清甜的米香,难道这种传承百年的老手艺正逐渐被工业化,科技化,预制化而替代么?犹记得儿时背着家人,偷摸跑出来吃鱼汤面或者买两个米饼,而肚子撑得滚圆时那种憨态……快节奏的生活真的卷走了旧时光里的烟火气么?
传统手工美食,不仅代表了旧时光里的回忆,更是一种传承、一座城市的心跳、温度、更是一份揉进旧时光的坚守……
周一的早晨六点,老伯依然坚守在东板桥北侧,和不远处的大炉烧饼店遥遥相望,当传统手艺逐渐在工业化浪潮中被淡化,谁该来坚守这份揉进旧时光的匠心呢?
小城烟火,每一口,都是时光的缩影和生活的温度,市井长巷,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