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雁计划”研修班赴宁考察学习心得


为了让我们学习到更多优秀园所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文化,开阔眼界,提升思想,1217日,“领雁计划”研修班的学员们在黄园长的带领下走进了六朝古都——南京,开始了为期四天的考察学习。

Day 1:从幼儿园课程开始

幼儿园课程资源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载体,在课程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赴宁第一天上午,我们有幸聆听了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马瞬琴老师为我们做的讲座《幼儿园课程内容与资源的选择性思考》。马主任从课程改革和建设说起,讲述了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从课程文化到课程理念的思考、儿童本位到儿童发展的思考、课程结构到组织实施的思考以及课程审议到教师发展的思考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听了马主任的讲座,我对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及资源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幼儿园的发展除了需要拥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还需要拥有鲜明的课程特色。我一直以为幼儿园跟小学一样,集体活动有现成的教材,教师只需要创造性地把教材用好就行。而新的课程理念则要求教师不单纯地照搬教材,要创造性地使用和生成更多的教育资源。马主任通过多个案例告诉我们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而园所文化的核心是幼儿园课程文化,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必须由文化引领。我的收获:一所幼儿园首先要有自己的文化,然后基于儿童,以幼儿为本,根据幼儿园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幼儿学习、发展的课程资源。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需不断地创造、探索、完善课程,使园本课程成为幼儿喜欢的课程。

下午,马主任就教学管理工作做了题为《幼儿园教学管理工作思路研讨》的讲座。马主任告诉我们,不论是幼儿园的教学工作,还是管理工作,都要以幼儿、以教师为中心。幼儿园的教学工作理念就是以幼儿发展为中心,以教师发展为中心,以幼儿园的发展为中心,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地、大面积地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作为园长,在管理工作中要能关注儿童的发展、关注教师的发展、关注课程的发展。

Day 2:绘本律动  幸福课程

第二天,我们一行人深入秦淮区的幼儿园,开始了实地考察之旅,真实感受名园的教育氛围,领略名园的风采。

伴随着古韵的丝丝寒风,我们走进了南京市游府西街幼儿园。这是一所小而精致的幼儿园,它坐落在一座老小区内。刚进入幼儿园,我便被特色鲜明的环境吸引。随意走进一个班级,你都能很快看出这个班的环创主题,每个班的区域都能结合主题、联系生活布置。走进小班教室的门前,映入眼帘的是贴在墙上的主题活动——《可爱的蛋宝宝》的介绍。走进教室,目力所及范围看到的都是与蛋有关的环境、区域布置:奇妙的蛋剧场、蛋趣横生、鸡舍、蛋书屋、最奇妙的蛋……孩子们在这些区域内玩得不亦乐乎,这些都是老师们根据教学活动的主题衍生出的次主题,让人感受到了“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的境界。

以绘本为载体、以音乐为主线、以动作为支撑的绘本律动是游府西街幼儿园的一大特色。大班韵律活动《小黑鱼》老师将队形、动作、故事完美融入到音乐中,将教学中的难点利用多重手段进行分散、重合、添加,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目标,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难点,更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达到了高度。付海霞园长的讲座《巧借绘本  玩转律动》更是将当天的培训推向了高潮。付园长的讲座中,我了解了绘本律动,理解了绘本律动教学的基本流程:故事——动作——音乐——其他。跟随付园长,我们沉浸在各种韵律活动中,仿佛自己回到了孩童时代,坐在幼儿园里,跟随老师一起唱、一起跳;好像自己真成了故事中的小蚂蚁、彩虹花……在这里孩子明白自己需要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没有达到要求的孩子,老师会给予一定的帮助,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中,达成一定的目的。我想在这样的幼儿园上学,孩子是幸福的、是快乐的。作为园长,我们应该思考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能得到什么?我想游府西街幼儿园给了我答案:让经验慢慢生发,让幸福慢慢生长

Day3:本土特色   和合课程

梅花山庄幼儿园是我们参观学习的第二站。隐藏在大树后面的梅花山庄幼儿园虽不起眼,却有着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深深吸引着大家的眼球。这所幼儿园最大的特色,就是将民俗艺术和地方资源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孩子们在感受民俗特色的同时,有足够时间及丰富的材料去表达创造,在大氛围中感受美、创造美。

环境,润物无声。梅花山庄幼儿园充分利用室内外空间和现有条件,让美育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让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会唱歌”——印象月牙湖、扎染、皮影戏……富有梅花山庄幼儿园园本特色的园所环创,让身在现场的我们流连忘返。

章文燕园长的讲座《和合课程的组织与实施》从梅花山庄幼儿园的课程实践历程开始,介绍了“和合课程”,从和生、和美、融合、合作四个方向提升课程理念,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园所周边资源、人才资源、家长资源等融入课程中。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梅花山庄幼儿园具有特色的课程实施。

《指南》中提到:为幼儿提供终身发展的基本经验和机会,同样也要适应每一位幼儿发展的特殊需要。结合梅花山庄幼儿园的“和合课程”,我对幼儿园特色课程的建设有了深入了解:幼儿园特色课程要以幼儿为主体,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挖掘幼儿园周围的历史文化、环境资源,依靠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综合素质,逐步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

Day4:创意无限  戏剧课程

我们参观学习的第三站是南京石鼓路幼儿园。因幼儿园在扩建,我们参观的是暑假刚搬迁到秣陵路的过渡园。虽说是临时过渡园,可跨进幼儿园却看不到一点点临时园的痕迹。园所环创、班级环创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一点也不马虎。亲历了《小蝌蚪找妈妈》、《我和音乐一起玩》的案例分享后,张赤华园长为了作了《破“茧”,让创意飞扬》的专题讲座。张园长从“未成曲调先有情”“为有源头活水来”“万紫千红总是春”三方面向我们介绍了戏剧课程的发展历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张园长强调迈向“破茧”之旅前,要点燃教师的内在愿望,通过骨干引领,由点及面,才能稳步推进课程的发展。而要想破茧成蝶,看到真正的美好,则需要无限努力。作为园长、教师,需要主动学习,加强研究,才能开阔思路,引来源头活水。张园长通过具体的案例告诉我们,“破茧”的过程是艰辛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问题,我们只有以学习、内化《纲要》《指南》精神和课程游戏化理念为重点,聚焦发展的适宜性。让教师成为实践的主体、反思的主体、行动跟进的主体、自我发展的主体,增强底气与自信,洞开想象力,方能开掘创造的清泉。“春满园”则是特色课程实施在幼儿园的最终目标,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才能使内容与形式丰富,才能让课程内涵与品质不断提升。

三天半的行程,匆忙而充实。作为一个初涉幼教的管理者,我深深感到了压在身上的担子,要想领着教师向前走,要想带着幼儿园发展,我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生活并不是笔直通常的走廊,工作同样也是,我要试着找到自己的出路,成为真正的“领头雁”。愿每个人都能正视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有形或无形之茧,学会破茧的智慧,心怀梦想,不懈追求,不断走向成功、走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