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个大婶儿,名叫招娣。一个蘸有乡土气息的名字,姓什么倒是没有甚么人知晓,村里人也不去问究这些,有个名字喊便够了,这便是乡里人的直诚。
老支书关于她的身世知道得最多,而她的故事我也正是从老支书的口中听闻知晓的。
招娣是邻村人。“招娣”俩字儿的寓意路人皆知、不言而喻,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可谓是身负重任。可惜的是,招娣往后接下来的第二个孩子仍然是个女孩。就是从那时起招娣不怎么招人待见了,因为毕竟是辱没了使命。而母亲作为“罪魁祸首”,慢慢的不堪忍受公婆的嘴脸和恶行,最后竟是抛夫弃子,独自远走了他乡。
招娣很快有了后母,那后母生下来的第一个孩子又是一个女孩。后母眼珠子使劲儿翻,把责任都推到了招娣身上,赖道只要有她在,香火就传承不下来。招娣她父亲一狠心,把她扔给了爷爷奶奶管口饭就行,两个老人迟迟抱不上孙子,对招娣也是气恨,苛刻要求也就罢了,还成天骂骂咧咧的。
招娣她叔叔看不下去了,不管怎么样毕竟是个孩子,所以就把她领回了家。在叔叔家生活的那三、四年是自由快乐的。不过,在叔叔这边连续生了两个都是女孩子之后,招娣算是彻底沦落到了“三不管”的地步。
后来,招娣她生母来信说,要来接招娣去陕西,去她那儿,帮助她带那边的孩子,是个女孩。招娣正当无路可去,这便跟着生母去了陕西。
在那边待了几年,“招娣”俩字再次成为了笑谈,生母一共养了四个孩子,从招娣往下清一色的全部是女娃。
反观招娣自己,经过了这么些年的洗礼,招娣也终于是落得端庄大方、亭亭玉立了。
从陕西回来之后的招娣,因为豆蔻芳华、模样俊俏,登门提亲的当真不少,仔细挑选了之后,最后是嫁给了咱村老支书的侄子。正是因为如此,老支书才对于招娣的根底摸得清楚倍细的。
闲来叨家常时,有人给招娣大婶儿数过她一共有几个妹妹。亲妹妹一个,同父异母的两个(后母这边在招娣离开后又生了一个还是女娃),养父母的两个(叔叔这边在招娣走后没有再育),陕西那边同母异父的三个。如此加起来,一共是足足八个妹妹。
招娣大婶儿作为大姐头,每个妹妹她都关心照顾着,对于几个最小的妹妹来说,招娣大婶儿这个大姐头甚至于直如母亲一样。每年,招娣大婶儿都会约定个时间,把八个妹妹都叫回来,一大家子人聚到一块儿。
到这个时候你会突然发现,招娣大婶儿的这八个妹妹,包括招娣大婶儿她自己,她们的生育的下一代小辈中,竟然是清一色的男孩,九姐妹生的九个孩子全部都是男孩,不可思议,整齐得让人啧啧称奇。
如果当年招娣的下一个不是女娃,那就不会有生母远走他乡。如果后母的孩子不是女娃,招娣就不会被叔叔领养走,如果叔叔家两个不是女娃,招娣就不会去千里投奔生母,这一切的如果,一切的一切,竟是谱成了上有一代九仙女,下有一代九龙子的佳话。
命运就是这么的任性,看的人也是醉了!
招娣,招娣,敢情不是不招,只是时辰未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