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高三历史后期复习交流,进一步研判形势,查找问题,明确思路,精准备考,4月17日,姜堰区2023年高三历史复习策略研讨暨全员培训活动在罗塘高中举行。
活动包括三项议程:课堂教学观摩、评课与交流、专题讲座。
省姜堰中学谢蔚老师《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人口迁移(以近代为例)》的课例,从整体宏观的角度,运用一道题目,设置三种不同类型的高考常规考型来提升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解题能力以及问题转换能力。
省姜堰二中张存元老师的《不变之变:二战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模式的调整与创新》,将二战后世界主要国家经济模式调整的内容整合,以变化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过程的特点,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认同,提升学生的必备品格。
罗塘高中唐欢欢老师《觉醒与抗争: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运用高考模拟试题,引导学生把握重难点。在教学中凸显引导性和价值取向,殖民体系瓦解是人类为追求公正与合理不懈努力的结果,现今国际社会也将继续努力追求公平正义。
随后,各学校老师进行评课与交流,三位老师阐述授课的基本思路,市教育局教研室王瑶主任进行点评,肯定优点亮点,指出改进方向。
围绕新高考、高三复习策略、历史教学活动等主题,高文慧老师和省历史教研员陈国兵教授,分别开设《新高考历史命题研究与教学关联刍议》、《历史课程的意义重构与空间变换——以及由此引发的教学活动创新》的讲座。
高文慧老师认为,历史新高考呈现出淡化试题与教科书直接关系、新材料与新情境、试题符合教学主题与课标的新趋向,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表达和记忆的能力。
陈国兵教授通过具体的试题案例,强调历史课程“要充分体现素养落地与提升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致用性、探究性、整合性学习。历史课程要进行空间变换,“要充分体现知识应用、问题解决、实战模拟的特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进行双主题融合教学、新情境活动教学。历史教学的活动要创新,“要充分、系统地演练学科关键能力”,进行知识关联、信息转换和书面表达的活动,从一句到一段,再到一篇,进行长期、分解、系统的学习。
最后,区教研员陈艳丽做总结性发言。希望各学校高三历史教师,结合各校现实情况,运用好本次培训活动的复习策略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为我区高考成绩的再创新高和“教育立区”战略的纵深推进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