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罗塘校区2024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儿童是金”的办学哲学,围绕“读懂童心,顺应童性”的教育主张,精心打造适合儿童生长的校园文化氛围,引领教师走进儿童的心灵,全面提高素质教育,规范管理,明确目标,努力提高办学水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夯实有效教育工程,保障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打造平安、优质、特色和人民满意教育。

二、工作目标

理念提升——梳理推进童心教育;

学术交流——乐学课堂成果推广;

特色建设——民乐、生态、创客、童话等校本课程;

教师发展——培养一批特色教师;

学生成长——展示特质学生风采;

质量考核——稳立前列,放大品牌效应。

三、具体工作

(一)以人为本,加强队伍建设

1.加强学校班子队伍建设。班子成员必须强化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法规意识,公正、公平、公开意识和团结协作意识。进一步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强化工作责任感、事业心。落实民主集中制,建设廉洁高效团结的领导班子,做到分工不分家。学校的各项检查要做到标准明确,检查结果必须在每周升旗时及时公布,增强透明度。

2.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塑造我校教师的良好形象。我们要继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组织教育作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坚决杜绝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增强“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忧患意识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同时进一步抓好党建工作,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做好校本培训工作,培养一批特色教师。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校本开发、培训工作,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水平,创建学习型教师群体。利用集团名师工作室的辐射效应,做好教师的“青蓝结对”工程,发挥本校名师骨干的作用,做好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本学期,我们要认真落实《教师成长规划》,结合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评选的有关要求,促进教师在专家引领、自我行动的基础上,自我设计,正确定位,量身定制出自己的成长规划。督促每个成员分解目标,进行个人成长阶段规划,通过对其每一阶段的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检查,从而促进每个成员的成长。

(二)德育为首,丰富各项活动

1. 切实加强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本学期拟结合劳动节、儿童节、端午节等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同时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班队会、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培养少先队员的爱国主义热情,不断加深对少先队员的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少先队员尊敬师长、关爱他人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

2.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利用班队会、晨会等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强化少先队工作,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学习的“三自”常规管理模式,使各个中队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实行文明班级管理,充分发挥“文明岗”的作用,责任落实。对学生的卫生、礼仪、集队、纪律、两操几方面实行自主管理、评价,并及时反馈,对综合表现好的班级发放流动红旗。逐步让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要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开展管理交流,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活动,让班主任充分认识到其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我校班主任的整体素质。

4.促进家校共育。充分发挥家校共育委员会的作用,分年级召开家长会,逐步提高家长的品位,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成长观和质量观,搞好家庭教育;适时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理解与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质量为重,强化教学管理

1.抓好所有学科教学过程管理,杜绝走过场、说空话,做好过程性资料的积累。值班人员每天巡查校园,校长和中层深入课堂听随堂课,了解各学科的上课情况。

2.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充分认识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学的根本、学校发展的生命力。进一步树立所有学科并重的观念,开齐上足所有课程。做好认真落实个别化教育工作,尝试进行分层教学,重视对部分学困生进行补差。坚持以打造有效课堂教学为核心,推进继续学共体课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人做好“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教学五环节,各年级各学科均要把好质量关,扎扎实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结合上年度考试情况,教导处要跟踪分析,对薄弱环节(年级学科)要跟踪调查指导。学校对教育局调研学科每个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测,及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优缺,提出今后改进的措施。

3.开展课题实验活动。以集团“跨界学习点亮童心”为引领,组织教师上好课,采取“随堂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研讨课”等形式,在课堂上,在实践中不断探寻跨界学习的方法和有效途径。同时继续在课堂实践中进行四个课题的研究,并力争其中的省级课题能顺利结题。(省级规划课题《基于王艮教育思想,构建乐学课堂的实践研究》、三个市级规划课题《聚焦科学素养,提升科学兴趣持久度的实践研究》《依托校园足球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基于乐学的小学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做好微课题的研究与课程的创新。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积极主动地思考、研究并形成自己的研究课题,不断将课题做大,做出成效,同时形成自己的创新校本课程。

4.加强体卫艺教育工作。要进一步强化体育、音乐、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落实,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学生体质测试和跟踪分析活动,并广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在校每天 1 小时体育锻炼活动时间,提高“两操”质量,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校将完善巡课制度,组织领导班子人员每周进教室抽查教师的授课情况,严禁挪用课程、挤占课程和私自调课。

(四)深化特色,落实以人为本

深化特色建设。根据“可持续、校本化、有成效”的要求,强化特色建设。继续巩固民乐和校园足球特色课程建设成果,放大品牌效应。本学期要抓好创客课程建设,逐步完善创客课程体系,成立STEM创客课程,成立了3D打印、C++编程、无人机等特色社团,争取在相关赛事中取得好成绩。开展童话校本课程研究,使课程系列化,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完善电子班牌内容,使其真正成为展示班级文化的窗口。更新藤韵廊和院墙上的生态园,巩固“兴趣小组”建设成果,加强学生特长培养。

(五)多措并举,强化安全工作

1.开学伊始,学校与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学校安全管理规定及职责。定期利用短信平台发送安全温馨提示,密切家校联系,家校携手共筑安全防线。

2.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和安全演练。认真组织“开学第一课”、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开好安全主题早会、班队会,邀请法制副校长及交警等莅校开设讲座,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定期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每周对学校校舍安全、消防安全、设施安全、校园周边环境等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建立隐患台帐,限期整改。

4.强化晨、午检制度,课前点名制度、因病缺勤登记制度,校内进行定期消毒、定期大扫除,多管齐下,确保师生平安。

5.严把“入门关”,实行保安人员 24 小时值班制度,每天安排2名中层以上人员协助值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