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罗塘校区2024年春学期学校工作总结
一学期以来,学校秉承“儿童是金”的办学哲学,以“发现儿童,成长儿童,成就儿童”为使命,在“读懂童心,顺应童性”中,构筑起以基础性课程为体,拓展性课程与探究性课程为翼的“一体两翼”文化课程体系,让每一名儿童在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航线里,找寻到最适合的方式飞翔。现就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校区管理规范有序
本学期,我校区降低管理重心,减少管理层级,把管理重心放在年级组,实行年级执行校长负责制。全员目标分解分工负责,校长室全程监控和培训指导,全方位量化考核评价,并形成了一整套校区评价体系。在原有行政值班的基础上实行行政值班当日通报制,从主要优点、存在问题、学校要求及改进措施等几方面对一日常规情况进行通报。规范学校例会制度,每周一下午放学后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周五办公例会,各科室总结回顾本部门工作亮点,反思存在问题,思考部署下阶段工作。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形成了上下一条心,工作一盘棋的良好氛围。
我校认真组织学习“廉洁文化进校园”文件,组织开展多样的专题活动。全体师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育人观,形成了较为浓厚的“敬廉崇洁”的良好氛围。坚持主要负责人“四个不直接分管”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议事决策制度,在基建维修、物资采购、财产管理、资金使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绩效考核、招生等方面建章立制,公开透明,规范运作。本学期,我校结合廉洁校园建设开展了教职工廉洁承诺签名活动;教职工廉洁小故事分享活动;廉洁手抄报比赛;廉洁黑板报评比等。
二、教学质量再攀新高
实行分管校长责任制,探索形成了“三级教研体制”(“三级”是“学校中心教研组大教研”,“学科组集体教研”,“备课组教研”),坚持一周一次小活动,双周举行一次大教研,大力弘扬团队精神借助“学共体”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开展各学科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组织非语数外学科“学共体”课堂教学研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开展各年级各学科小型项目竞赛活动,如非语数外学科中技能项目的竞赛,落实区局本学期对各考查学科的最新要求;对高年级各学科进行学业水平监测。通过以上举措,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本学期区教育局组织的调研考试中,我校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三、教科研稳步推进
开展教育科研是推进课程改革,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我校全体老师能充分意识到开展教育科研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学校只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不断向前推进。我校教师都能树立教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每一学期,我们都要求所有老师读好一本教育专著,一套教育教学类杂志,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在期中与期末各进行一次优秀读书笔记展评。同时,教科室及时按照集团要求并结合课改形势下的前沿理念、课改经验和教改信息,编辑成建议阅读书目,比如《学记》《大教学论》《为品格而教》《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做一个老练的新班主任》等,供教师自学时选读,同时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再阅读相关书籍。积极向教师推荐优秀的教育教学理论刊物和书籍,鼓励广大教师积极订阅学科类杂志与报刊,加强自我学习与充电;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组成读书学习共同体,定期交流学习经验和体会,举行教师读书学习笔记展示,评选读书学习活动先进个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切实提高读书学习活动的实效。同时,在广大教师读书学习的基础上,组织聊书会和读书学习论文评比,促使教师把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把对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提高新的研究水平。为给教师展示的平台,集团创刊了《点亮》校刊,定期发表教师优秀的教学随笔和教学论文。
我校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切实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推进双减政策落地生花,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和课题成果的推广,突出科研的实效性。一方面,我们借助江苏省基础教育内涵项目《红领巾寻访下的家国情怀培植实践》、省教研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项目化学习研究》、省十四五规划课题《媒介融合之下的小学思政教学新模式实践研究》、省教学研究第十五期课题《指向思维进阶的小学数学任务驱动教学研究》和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四期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中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的比较研究》以及五个市级规划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与研究》《“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测量与评价》《STEAM 教育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应用的实践研究》《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实践研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我校依托江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和泰州市名师工作室平台,成立了研究核心小组,为保证实效,我们对各课题负责人以及其成员提出如下要求:课题组集中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五次,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实验课研讨、阶段研究讨论等;每个课题组确保不少于3节课题研究课;各课题组必须要撰写若干教育叙事或案例,课题论文、案例应该是对这些实践活动的记录、反思、概括等等。要求的明确促使各课题研究真真实实,不流于形式。同时,做好青蓝结对,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校借力集团名师工作室的辐射效应,认真落实《教师成长规划》,精心做好教师的“青蓝结对”工程,发挥本校名师骨干的作用,聘请学科导师,做好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快速成长。我们要求每位年轻教师对照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评选的有关要求,在专家引领、自我行动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设计,正确定位,量身定制出自己的成长规划。各学科导师定时督促,通过对其每一阶段的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检查,有效地促进每个成员的成长。近年来,我校被评为市区教科研先进学校、“融改实验”先进学校和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优秀备课组,同时一大批教学新星脱颖而出,在省市区级教育教学竞赛中屡获佳绩,孙平红校长获省优秀精品课以及主持的多项课题被评为区教科研优秀课题,孙平红校长、张晓明副校长、王文静主任被评为教科研先进个人,刘小丽老师获泰州市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顾湘老师获泰州市小学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钱雯、李宗银主任获得泰州市教坛新秀,尹丽卉老师获得泰州市十佳教师妈妈,张燕老师获区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一等奖,丁玲玲、沙小花老师获得姜堰区信息化教学能手一等奖,钱颖等老师在“MIT”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沙莎等老师在“教学评一体化 ”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焦芸芸等老师在“行知杯”专项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一、二等奖。
四、德育活动精彩纷呈
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我校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一学期,我校德育工作在校长室的带领下,坚持“追求完美道德,发展个性特长”的理念,走“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强化班级管理为突破口,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平台”的德育工作之路,并取得了显著的德育绩效,并形成本校特色亮点。
努力提高班主任的业务素质,强化班级建设。为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多次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认真总结班主任工作中的得失,向班主任讲授处理班级事务方面的一些工作方法和管理艺术,明确本学期重点活动的任务和工作要求,督促抓好班级工作。
抓好主题月教育活动。结合各节日的文化,我校确定每个月的主题分别是:文明礼貌月;爱国爱校月;科技安全月;感恩教育月。通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日积月累的教育熏陶中不断提高。
坚持升旗制度,创新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正面教育。本学期安排的主题有:爱国主义教育、前途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文明礼貌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等。在熠熠生辉的国旗映衬下,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主题性内容,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熏陶、激励、内化,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扎实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把语言文明作为抓学生规范的切入点,要求校园内外会用“十字”礼貌用语,倡导主动问好、排队礼让等文明行为,要求五六年级学生撰写⼼得体会,强化文明礼仪。不定期对各年级进行了文明礼仪的抽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鼓励学生从榜样身上受到启发,引导学生养成文明有礼、健康向上的优秀品质。
4月底,所有学生迁入新教学楼学习,学校开展“美丽校园”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根据本班实际布置教室,努力打造特色班级。美观、育⼈氛围浓厚的班级文化,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
我校区将“儿童号精神”融入治校办学思想中,并以此为依托,硬件设施和软文化建设双管齐下,努力打造一个有底蕴、有内涵的新时代校园。
一学期来,我们时刻不忘实小应有的示范辐射作用。为此,学校彰显特色建设,开展多样的活动。例如:开学第一课“弘扬法治精神 厚植爱国情怀”法治主题教育活动,“行走的思政课”“节”尽所能 智慧“减”水主题教育活动,“缅怀革命先烈 争当时代先锋”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活动,“5.12”防震减灾专题教育活动,“红领巾爱祖国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一年级分批入队仪式,“‘拾’阶而上 逐梦远方”十岁成长仪式,培植家国情怀的红领巾寻访实践主题活动,“让我们山顶再相逢”六年级毕业季活动,参加了集团“百廿实小,童心烂漫”高质量大会汇演等多个活动。
丰富的活动不仅受到了省、市、区各类媒体、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而且促进了学生个性成长,提升了学校美誉度。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区荣获2024年度泰州市“三八”红旗集体、江苏省中小学品格提升工程项目《红领巾寻访下的家国情怀培植实践》成功开项,法治教育“开学第一课”、大思政课“我和我的祖国”被学习强国、泰州电视台、姜堰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曹尹瑶等8名学生荣获泰州好少年;柯臣阳、沈煜、朱晨三名同学江苏省第十五届校园之间智力竞技活动总决赛一等奖;陆奕轩等学生在2024年泰州市中小学生个人艺术单项比赛中,获得佳绩;二十多名学生在各类科技比赛中成绩突出。
五、创建特色品牌项目
开学初我校以科技为主题的开学迎新活动,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形式,鼓励学生亲身经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激情之火被点燃。我校区学生在各项竞赛活动中成绩喜人。沈煜同学在“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中荣获特等奖、冷锦帆等20多名同学在江苏省科技类大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学校多次荣获江苏省中小学生实验能力大赛优秀组织奖;
学校办学亮点和种种创新之举也受各级媒体关注。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活动在省市区媒体报道达40多项。其中,2024年2月,《开学第一课:弘扬法治精神 厚植爱国情怀》荣登学习强国;2024年4月,实小罗塘校区《大思政课:我和我的祖国》荣登学习强国;2024年4月,江苏教育新闻关注“行走的思政课”“节”尽所能 智慧“减”水主题教育活动;2024年3月,《新华日报》报道“行走的思政课一寻访家乡名企活动”;2024年5月,江苏教育新闻报道“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
精心打造学校生态课程,以生命教育引领师生生命成长。A4纸上的种植、院墙上的生态园中,一盆盆蔬菜,一棵棵花草,有的刚刚探出新芽,有的刚刚长叶,有的则已挺直腰杆,翠绿欲滴,引得不少人驻足围观、拍照。
绿茵场上小运动员们刻苦训练、奋力拼搏,在2024年区长杯足球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姜堰区中小学体育大课间评比荣获一等奖;多位同学在“江苏省少年柔道大赛”中荣获冠军;翟梓轩等同学在“泰州市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联赛柔道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刘羽馨同学在泰州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400米中荣获第一名;陆建新等同学荣获“姜堰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棋类比赛”各种奖项。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集团统一部署下,举校区之力,集校区之智,扎扎实实,稳步推进校区各项工作。相信志之所趋,无远弗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