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

一般而言,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特殊儿童。特殊儿童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术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不同的教育发展时期对于特殊儿童范围的理解和界定各有不同。“特殊教育”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教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一、特殊儿童

(一) 定义

1. 特殊儿童对于特殊儿童,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与普通儿童在各方面有显著差异的各类儿童,这些差异表现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言语等方面,它既包括发展上低于正常的儿童,也包括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以及有轻微违法犯罪的儿童。狭义的理解,专指残疾儿童,即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当然,要理解这个定义需要考虑许多问题,比如什么是“正常”,一个儿童要偏离常态多少才需要特殊的教育,特殊教育是怎样的一种教育,等等。   

2.残疾儿童参照《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对残疾人的定义:残疾儿童是指在精神、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障碍,全部或部分丧失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儿童。它包括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类型。

3.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根据《特殊教育辞典》,特殊教育需要儿童是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要求的儿童。这里涉及心理发展、身体发展、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长期或一定时间高于或低于普通儿童的要求,不仅包括对某一发展中缺陷提出的要求,也包括对学习有影响的能力,社会因素等提出的要求。

(二)分类关于特殊儿童的分类,由于界定的范围不同,分类也有所不同。

1.国内的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法》(2008)规定: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我国特殊儿童的分类与此相一致。

2.美国的分类根据美国残疾人教育法(IDEA)的分类,特殊儿童包括发展迟缓儿童和13类障碍儿童。其中发展迟缓儿童是指在以下一个或多个领域中表现出发育迟缓的0—9岁儿童: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沟通、社会或情绪发展,或(行为)适应发展,需要特殊教育及相关服务。13类障碍儿童分别为以下各类:   (1)自闭症      (2)聋—盲     (3)聋        (4)情绪障碍        (5)听觉障碍    (6)智力障碍   (7)多重障碍    (8)肢体障碍   (9)其它健康障碍      (10)学习障碍    (11)言语或语言障碍   (12)创伤性脑损伤    (13)视觉障碍和盲

(三)个别差异个别差异包括个体间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1.个体间差异个体间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智力、能力、个性、兴趣等心理特性方面的差异,它表现在质的差异和量的差异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是指生理心理特点的不同以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是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2.个体内差异个体内差异是指同一个体内部内在能力发展的不平衡。个体间差异是人的多样化,个体内差异是人的个性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二、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或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关于特殊教育的定义有很多,但从内涵上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 教育对象特殊教育的对象就是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包括各类残疾儿童: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以及其他残疾。特殊教育对象包括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类人群,其中身心障碍包括智能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肢体障碍、身体病弱、严重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多重障碍、自闭症、发展迟缓以及其他显著障碍等12类。

(二)教育内容不同障碍类别、不同障碍程度的特殊教育对象所适合的教育内容是有所区别的。对教育内容的调整,通常有以下几种做法:(1)替代性课程(2)调整原有的内容: ①改变呈现方式②将内容简化(3)补充必要的内容

(三)教育方法教育方法的选择应以儿童的个别化需求为依据,通常的做法如下:调整教学目标   按照儿童的基础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式   例如:可加入更多的辅助教学、个别指导及举例说明。调整教学过程   例如:对儿童参与程度与参与方式采取不同的要求。调整教学时间   增加、改变或延缓教学进度,配合学生的学习速度。调整评价方法   提供不同的评价方式,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四)从事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的人员为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特殊教育需要各个领域的人员共同介入。目前常见的人员有:    (1)特殊教育教师    (2)教师助理    (3)心理学家    (4)听力学家    (5)咨询师    (6)诊断和评估人员    (7)职业治疗师    (8)物理治疗师    (9)康复咨询师    (10)学校社会工作者    (11)言语病理学家

 

 

文章来源//《特殊教育概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