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手机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校育人环境,优化学生思想,使学生文明勤学、健康成长,经学校办公会研究决定,对学生手机继续实行专项管理。为了把此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且卓有实效,现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远离手机,健康成长”为主题,结合“杜绝校园内学生使用手机”为活动宗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发挥教师引领示范作用,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之心,提高学业成绩,从而使学生成人成才。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认清“中学生使用手机弊大于利”的问题。
2.让学生认清网络游戏的危害,早日跳出游戏的深渊。
3.校园内无学生玩耍手机,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状态。
三、 活动时间安排
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1月22日
四、学生手机管理领导工作组
1.学生手机管理领导小组:
小学部:
组 长:肖维松
副组长:陆素华 陈珍 袁慧
组 员:薛芳 姜玉洁 李伋 刘月芳 黄小钰 韩梅各班班主任及科任老师
初中部:
组长:肖维松
副组长:樊娟 杨根生 朱方焘
组员:张露 李琦 孙扣红 庞小琴 钱洋 申明凤 万军 顾兴江 孙卫华 王伟 茆小兰 王卫萍 郑小华 曹倩 游淑溶 张小成 朱晓强 王松 杨慧 朱方焘 卞小琴 钱宗 徐旭东
2.学生手机管理办公室:
主任:朱方焘
副主任:张小成
成 员:政教处成员、班主任、学生会干部。
五、重点治理方面
1.教室(包括上、下课)使用手机或玩游戏,以查阅资料、联系父母为借口带手机入校园。
2.校园内(包括休息时间)使用手机或玩游戏。
六、实施途径和方法
1.成立“手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学生手机管理办公室”。
2.召开班主任会议,学习教育部文件,强调手机管理的重要性。
3.召开会议,发出“严禁携带手机入校园”的倡议书。
4.召开教职工大会:严禁教师上课期间耍手机、打接电话,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5.严禁学生干部、学生带手机入校园(包括留守子女)的手机带入学校后,应该及时交班主任代管(星期一早上第1节课前前上交,放学领回,期间放在各班班主任处);否则,在校园里一旦出现手机将会被没收,期末后才领回,同时通报家长。
6.学生上交手机时应该把手机、数据线、充电宝全部上交,否则,一旦查获就会被没收,期末才归还。
7.张贴、悬挂标语,营造氛围。
8.不定时巡查教室出现手机的情况:
(1)行政人员、政教处人员从教室后门巡查。
(2)政教处派专人从监控中查。
(3)组织人员进教室查。
(4)组织人员在校门查。
(5)学生会校园巡逻查。
(6)发动学生检举揭发。
9.各班收集并上报班级“杜绝学生校园里使用手机”的集体宣言、学生爱上网打的游戏名称、本班爱玩手机、爱上网打游戏的学生名单。
10.如学生在校期间确有与家长联系,请各班班主任拨通家长电话与其联系。
11.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12.班主任在班级微信群里明确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监督管理的教育职责,引导家长以身作则、以疏导为主,帮助孩子严格执行事先与父母达成的约定,有效控制好使用手机的时长。
七、方法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9.20-9.25第4周)。
1.各班学习教育部文件。
2.分发教育部《致家长的一封信》,并交回执单。
3.成立“手机管理”领导小组,下设“手机管理”办公室。
4.召开班主任会议,强调手机管理的重要性。
5.召开学生大会,发出“严禁携带手机入校园”倡议书。
6.召开教职工大会:提倡教师上课期间不得使用手机、打接电话。
7.各班上交班级“手机管理”的承诺书。
8.收集各班学生爱上网打的游戏名称、爱上网打游戏的学生名单。
(二)学习阶段,营造氛围(9.27-10.2第5周):
1.各班开展“手机危害”主题班会,并上交心得体会,校广播站播出优秀文章。
2.张贴、悬挂标语,营造“手机管理”氛围。
3.各班主任自查学生携带的手机,并上报自查情况。
4.召开班级干部会议:所有同学都不得携带手机,干部表率。
(三)检查落实阶段(10.4-10.9第6周):
1.学生干部查同学手机并上报自查情况。
2.校门口保安查 。
3.体育课老师突查。
4.自习课突查。
5.学生手机突查。
(四)检查落实阶段(第7-18周)
1.发动手机管理小组、学生会、干部常规巡查。
2.鼓励学生相互监督。
3.设立“手机管理”检举信箱。
4.下发“手机管理”举报电话(曹桂兵校长、吴凤晔支书、陈亚琴副校长)。
5.不定时抽查各班教室的手机管理。
6.随时通报手机管理情况。
7.开展“手机管理”演讲或征文比赛。
(五)评比、表彰阶段(第19周):
1.“手机管理”活动阶段考核,每班基础分100分。
2.各班考核得分:得分=100 -扣分+加分。
3.扣分:凡不按时上交手机或携带手机者,一经发现,扣班级常规考核2分/人次,给予警告处分(同时,还要检举揭发1人带手机入校园者;否则,处分不得撤销),班级月评“文明班级”实施一票否决。被查获的手机(含数据线、插头、充电宝)只能在期末才能被领回,同时通报家长。
4.检举揭发他人私藏手机的,班级常规考核加2分/人次。
5.凡班级有被查获有不该携带或不按时上交手机的,月评该班不能评为“文明班级”;得分在100分及以上者,学期评为“手机管理优秀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10分,并颁发班级奖状;得分在60-99分为“手机管理合格班级”,班主任考核中加5分,并颁发班级奖状;得分在60分以下为“手机管理不合格班级”,不得分,同时责令班级整改。
6.手机专项管理期间,凡学生不听从管理者,扣班级5分/人次,并电话通知家长到校一起教育;如有学生再次手机带入校园,请各班班主任上报政教处,由政教处统一处理。
7.定时开展“手机专项治理活动”,以纯洁校园风气。
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政教处
2021年9月1日
告家长书
各位贵家长:
江苏“六个明确”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 苏教办基函〔2021〕8号
现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转发给你们,并就做好贯彻落实工作通知如下。
一、深刻把握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重要性
科技进步、社会发展致使中小学生越来越普遍使用手机进行资讯查阅、资料查询、人际交往和自我表达,手机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与教师、家长和社会的沟通联系。但由于手机的娱乐功能和交际功能越来越丰富,以及中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部分自控能力较弱的学生过度使用手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交友聊天,导致学习不专心、视力下降以及亲子关系紧张,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各地各校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人、为群众办实事的高度,切实加强学生手机规范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
二、科学制定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实施方案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教育部的要求,认真履行属地管理主体责任,指导区域内所有中小学按照“一校一案”的原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生活实际的手机管理实施方案,做到“六个明确”:一要明确手机有限带入校园的条件;二要明确手机统一保管的场所、方式、责任人;三要明确学生在校期间与家长便捷联系的公共通道;四要明确教师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五要明确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监督管理的教育职责;六要明确对违规学生的惩戒办法。
三、协同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教育引导
各中小学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和手机自我管理能力;要坚持“五育”并举,拓展社会资源,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和“适合的教育”,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手机远离校园、学生远离手机创设更加有利的环境;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载体,引导家长以身作则、以疏导为主,帮助孩子严格执行事先与父母达成的约定,有效控制好使用手机的时长。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学校手机管理情况纳入日常监督范围,确保有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
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1年9月1日
回执
已阅读以上内容,配合学校严禁学生手机带入校园;严禁在家用手机玩游戏、网上聊天等影响学习、生活、身心健康。
学生签字: 家长签字:
泰州市姜堰区城西实验学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