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养育孩子?如何做一个好父母?这些话题早在百年前众多教育学家们就在聊。经历时间的积累沉淀和无数父母的亲身试验,23个教育法则脱颖而出,你会发现,这些教育观念在今天依旧适用,也仍具养分。
育儿没有捷径,愿与各位父母共勉。
22 鲇鱼效应:培养孩子竞争意识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海岸就已经死了。但有一条渔船总能带着活鱼上岸。
原来,渔人在船的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鲇鱼出于天性不断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潜能,从而活了下来。
这就是“鲇鱼效应”,它告诉我们,竞争可以激发人的内部潜能。
在孩子教育上,给他们竞争的舞台,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他们以后才更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23 刻板效应:放下对孩子的偏见
“刻板效应”也叫“定势效应”,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
有些父母,总记着孩子的“不是”与“错误”,对孩子已经形成一种不成才的刻板印象,当孩子进步后,还是以原来的语言去评价他,这就伤了孩子的自尊,也影响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
不要让自己的刻板,阻挡孩子的进步。要把他的进步看在眼里,放在心中,还要及时表扬。加油吧,爸爸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