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促进教学策略的优化升级,加强教育智慧的深度交流,2024年12月18日,姜堰区高文慧中学历史名师工作室第十五次集中研修活动在蒋垛中学举行。
课堂观摩
姜堰二中王倩月老师、罗塘高级中学李晓华老师与蒋垛中学夏义军老师进行同课异构,执教课题为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王倩月老师以标语口号串联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聚焦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李晓华老师打破课本框架,重建新体系,以问题为导向,培养思维。
夏义军老师力求构思新颖,选用多种教学资源,涵养情怀。
评课议课
评课议课环节,姜堰区名师工作室成员在姜堰二中王长青主任的组织下,进行了精彩的思维“碰撞”。大家围绕三位老师的课例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评议中,老师们各抒己见,从教学设计、课堂实施、学生互动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各自看法。一致认为,三位老师的课都注重历史知识的整体性,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充分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专家讲座
姜堰二中王长青主任作了《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的策略与初探》的讲座。他认为:初高中历史教学要熟知课标、教材和学情考情。要做好知识整合、能力分层、情感提升和素养培育四个方面的衔接。王主任的讲座为今后的初高中历史教学指明方向,有利于优化教学设计,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姜堰二中张存元老师作了《“能言善作——历史教学中的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刍议”》的讲座。他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一线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张老师的讲座从微观层面为高中历史教学指明方向,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
共探课程新改革,笃行致远再出发。思维的碰撞,智慧的生发,即是教研意义所在。工作室成员也将以本次研训活动为契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