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区桥头中心小学

2021年素质教育督导自评报告

一、学校概况

姜堰区桥头中心小学,地处素有“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之称的刘氏状元故里,毗邻国家5A级风景区溱湖,70多年的薪火相传,坚持以“状元文化”立校,为师生定制成长套餐,促学生成长、教师成功、学校发展,人人都做最好的自己。在教育局和镇党委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发展态势良好,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特色单位”、“省智慧校园”、“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先进学校”、“省文明校园”、“泰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泰州市素质教育“5+2”工程先进学校”、“泰州市现代化学校”、“泰州市近视防控先进学校”、“市平安校园示范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管理标准示范校”“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姜堰区‘阳光食堂’平台使用优秀学校”、“姜堰区少先队先进集体”、“姜堰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工会组织”、“姜堰区教育系统模范教工之家”等,连续十一年在区素质教育质量考核中获得优秀奖。

二、主要工作成绩

(一)坚持依法办学,严格规范各项办学行为

1.加快学校制度建设,实现校园管理制度化。

校园常规管理的施行与进展要靠制度的保障。一套全面、实在的制度会促进学校管理进入良性循环。学校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为依据,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职工请假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部门岗位职责》、《食堂财务管理意见》、《公务用车使用意见》等相关规章制度,内容上力争完整、合法,确保公正、可操作。及时汇编成册,使校园管理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各项规章形成体系,逐渐走向制度化管理轨道。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收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根据《收费工作规范》,学校每学期与各班主任签定“收费管理工作责任书”,严格按照上级和物价部门规定的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严格收费程序,及时公示教育收费项目,发放收费通知书。严格执行经费预算计划,精打细算,安排好各种经费。自觉遵守财经法规,财务制度和资金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收支两条线,做到账目清楚。历年来无违反财经纪律和教育乱收费现象,无一人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商品现象。

2.依法规范办学行为,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设置,开足课程,按课程标准要求落实教学。禁止布置重复机械,毫无实质意义的作业,全面落实“五项管理”、“双减”规定,努力让学生练得有效,学得轻松。

坚持实现学校管理层次化。以《管理标准》为准绳,坚持“三会三查三评”管理模式,创新学校常态管理。坚持每周教师例会、每月行政例会,随时召开校长办公会,研究部署落实学校工作。对涉及学校发展全局和师生切身利益的事情,都进行集体研究,统一思想,民主决策。行政管理上形成校长决策指挥、副校长分工负责、中层干部狠抓落实的管理局面,坚持层层负责、分级管理、分工协作、共促发展。

(二)加强教师管理,铸就优良师德师风。

人事管理,尽心尽责。召开教代会,完善修改绩效考核方案,对教师工作量等敏感问题进行合理化的修改,真正体现优绩优酬,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考核,用数据说话,用实绩说话,不让感情的亲疏影响每一个同志的考核结果。做好教师交流工作,确保教师有序流动,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做好新教师的政审工作,抓好入口关,按时报送政审材料,与新教师签定聘用合同。严格考勤管理,实施请假报告制度,出门登记制度,到校签到制度。采取月统计、月公布的办法,阳光下运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钉钉办公软件的应用为学校的规范管理提供了保证。教师职称评审、岗位晋升,做好服务工作。公开指标、公开述职、公开测评,用实绩说话,公平公正,让每一位教师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从而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师培训,成效显著。创新校本培训方式,科学拟定校本培训计划,从师德修养、课程理念、教学基本功、班级管理、教科研能力、校本特色课程多方面开展校本研修。通过讲座、收看专题片、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等形式,受到较好的培训效果。发挥大数据优势,开展网络培训。全员参与泰州师说网络学习,所有老师都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继续教育达到规定学时。组织教师师德师风及法律法规知识网络竞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竞赛,在培训和竞赛中,教师的专业素养显著提升,育人能力显著增强。

纪检监察,保驾护航。认真开展人民群众反应强烈的社会问题专项治理,调查摸底,配合做好社会培训机构的整治,迎接专项治理省级督查,从招生入学、教师管理、弹性上放学、课后服务等方面整理台账资料,总结经验做法。以“五项管理”、“双减”工作为抓手,通过学习法规、学生、家长、社会满意度调查、自查自纠、观看专题片等多种形式,设立举报信箱,签订责任共担协议,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立体监控网络,实现了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零举报、零发现。开展规范办学行为专项治理,自查自纠,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整改,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细化学校“小微权力”规范管理,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治理,营造风清气正校园环境 。加强阳光食堂信息管理平台监管,做到节约高效,品质保证,价格公道,信息公开,参加食堂大宗食品的招标,做好监管记录。做好“两随机,一公开”迎检工作。开展廉洁校园创建工作,营造廉洁文化氛围,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制作廉洁小报,讲身边的廉洁故事,廉洁书画竞赛,廉洁主题演讲,学校成为姜堰区第一批“廉洁校园”创建先进单位。

(三)疫情防控,服务教学。2020年是新冠疫情防控年。大年初三开始,学校就开始了疫情防控工作。全校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制定方案、应急演练、物资储备、信息统计、信息上报、卫生清洁、通风消毒、宣传教育、体温测量、应急处置、线上教学、上门辅导……,每一个岗位上都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这些感人故事是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共战疫情;是爱生如子、无私奉献……这些感人的故事凝聚成了一张牢不可破的疫情防控网,它牢牢地守护住了师生生命底线。我们围绕“战役情、破桎梏、促发展”开展工作,迎难而上,在攻坚克难上下足功夫,教学提质中心不变,疫情防控上创新工作,常规工作常抓不懈,教职工的“四个意识”稳步增强,“六有好老师”标准得以体现,敬业乐业进一步强化,一切工作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围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推进各项工作,学校发展势头强劲,形势一片大好!

(四)注重文化润泽,培育师生状元精神。

桥头中心小学秉承“状元”文化,践行“唯实笃行”校训,要求师生做到“真实坚实厚实,处处唯实”、“你行我行他行,人人笃行”,“知行合一,争一行状元”。学校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设立了诸多不同学科类别的“状元娃”头衔,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去努力,本学期进行班级、年级和校级“状元娃”的评比,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每学期学校均开展各类教育教学竞赛活动,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去创先争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通过各类评比竞赛活动,让“状元精神”潜移默化地流淌在师生血液里,根植于师生骨子里。

(五)加强党建引领,勇担立德树人重任

学校党建的核心要义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关键在于教师。全校40多名教职员工中有近1/2的党员教师和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教师理应率先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学校党支部提出“党员在教师面前是旗帜,在学生面前是标杆”的行动标准,要求所有党员都响亮地喊出“我是党员向我看齐”的口号,全体党员人人制定“党员创争规划”,并积极付诸行动,切实成为全体教师立德树人的榜样。

围绕立德树人,学校支部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每学期末组织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让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重读入党志愿、重话入党初心,交流立德树人举措,反思存在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高立德树人工作能力和水平。2020年7月,学校党支部邀请了姜堰区委巡察组专职组长丁勇同志来校,以“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为主题,上了一堂“全面从严治党大党课”,全体教职员工都深受教育。

11月份,学校党支部积极响应姜堰区委在全区开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发展再攀升”大讨论活动的号召,组织全体党员教师开展了“三再”大讨论活动,作为学校党支部书记,我为全体教师上了一节以“心怀责任,勇于担当”为主题的大党课。在“三再”大讨论活动中党员在全体教师中起起到了较好的模范作用,他们带领教师用“十大行动”诠释了自己用爱心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教学质量攀升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桥头中心小学始终遵循质量立校根本,大力深化教学改革,一年来,学校围绕教学质量攀升重点实施了两大举措:一是依托科研课题发力,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二是改进教研活动模式,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各学科组教师在学科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参与学校申报的泰州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基于学习共同体建设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实践研究》,通过改变学生学习空间,改变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把脉学生学习困境,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构建学习共同体,将以教师教为主的课堂,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课堂,把学习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力显著提升。

我校过去的教研模式是“一研一教一评价”,即:课前集体备课时进行一次研讨,教者根据研讨结果上一次课,课后集中做一次评价。这种教研模式对于促进上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授课水平有一定帮助,但效果有限。因为“一研一教一评”只能让参与活动的教师对于自己的“作品”获得一次“评语”,而且“评语”的优劣性不确定,不能让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更好的提升。

现在学校施行的是“二研二教一总评”模式,即:同一节课在不同的班上两次,课前研讨两次,然后再进行评价,最后形成经验总结。在这个模式中,第二次研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它能让所有参与教师得到一次质的提升,第二次教是参与教师对自己能力和水平提升的一次验证,能够提振教师信心,经过二研二教后再进行评价,每一位教师均能从中看到自己实实在在的进步,最后形成的经验总结是本次教研活动的集体成果,能为大家所共享,更具价值。

“二研二教一总评”教研模式有效提升的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对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七)丰富学生活动,促进核心素养形成

我校一直坚持活动育人理念,一年来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促进学生成长。

通过开展“同讲普通话,携手进小康”、“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等活动来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开展“皮影进校园,非遗润童心”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开展“唱红歌献给祖国”大合唱比赛和“我和国旗合影”主题活动熏陶学生的爱国之情;开展“科普宣传”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举行“绿色生活,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倡导学生低碳生活;开展“规范书写,竞赛放彩”活动,培育学生书写质量意识和审美感;举办校园体育节活动,增强学生体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精神;举办校园艺术节活动,展示学生的艺术素养和特长,激发学生艺术活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孕育了学生的成长,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各类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八)重视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可见劳动教育是新时期党对教育的新要求。

我校一直十分重视学生劳动教育。学校以“扎染”课程为载体,在校园内开辟了劳动实践基地,做到班班都有“试验田”,夏秋种植花草,冬春种收农作物。学校“扎染”课程融合了劳动、美术、科学、音乐等课程:劳动实践课上,学生学会了翻田播种、浇水施肥、除草护苗、采摘收割;美术课上学生学会了“制染”、“扎染”、裁剪服装、制作玩具、饰品、布扇和雨伞等;音乐课上学生穿上扎染裁剪成的服装,手持制作的道具,表演“T”台秀;春末食堂的餐桌上还会有同学们自己种植的美味蔬菜……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今年秋学期起,学校辞退了原有的校园保洁工,把教学区内的各个地段以包干区的形式承包给了各个班级。在班主任和劳动实践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逐渐学会了正确拿扫帚,学会了扫地、拖地,拭擦窗户扶栏,校园在同学们勤劳的小手里变得越来越干净、美丽,同学们讲卫生、爱清洁、能吃苦、爱劳动的好习惯正在形成,真正实现了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九)坚持健康第一,塑造学生强健体魄。

开齐开足体育课,上好大课间和体育活动课,确保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大力发展学校足球特色项目,开设校园足球课,本学期我校仍然进行校园足球特长训练,定期组织“校长杯”校园足球比赛,培养学生健康智慧、勇敢坚韧、尚美快乐、协作超越的足球素养;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广泛开展校园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和体育节,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每天上下午均安排学生做眼保健操并加强学生眼保健操质量督查,保证学生的视力水平逐年上升;加强家校联系,保障学生每天有10小时睡眠时间;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按时报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根据监测情况及时调整和加强学生的体质健康训练,确保优秀率和达标率合格,为学生强健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改革评价制度,推动师生共同成长。

改革学生学业水平评价制度,实施多元评价,试卷分数不再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学生在课堂上“自觉”学习、“自主”练习以及“自发”思考度将成为课堂学习评价的重要指标,教师科学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策略,学生学习力的提升度以及课堂上师生关系融洽度都是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价方式会助推教师进行自我革命,更会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十一)强化安全管理,打造平安美丽校园。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底线,必须时刻绷紧这根弦。一是加强安全教育学习平台的管理,认真组织学生和家长按时按质完成平台学习任务,增强安全意识,增长安全知识,掌握安全自救方法;二是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消防疏散演练、地震逃生演练等,锻炼学生的安全自救能力;三是加强对校车、食堂的安全管理,定期组织校车驾驶员和食堂工作人员参加安全培训,严格要求相关人员按规范流程进行操作,经常组织开展督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并向上级部门报备,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完成平安美丽校园建设任务。

(十二)取得较好成绩,实现学校新的飞跃。

学校篇:

1.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在春学期全区调研监测中总成绩排名第十一。五年级英语、四年级数学、三年级语文、五年级综合获学习质量优秀备课组。

2.在2019-2020学年度区素质教育考核中排名第十三,连续十一年获得姜堰区中小学素质教育考核优秀奖。

3.学校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改革姜堰实验区”实验学校。

4.学校少先队大队荣获姜堰区优秀大队。

5.学校乡村少年宫扎染项目在省乡村少年宫优秀成果活动现场展示。

6.学校高质量地完成了“阳光校资”平台建设,并正常规范运行。

7.学校获评区“阳光食堂”平台使用优秀学校。

8.学校成功承办了泰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活动。

9.姜堰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工会组织。

10.姜堰区教育系统模范教工之家。

教师篇:

1.王燕梅老师荣获泰州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姜堰区优秀少工委主任荣誉称号;徐娟老师荣获姜堰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张桂凤老师荣获姜堰区优秀辅导员称号。

2.张桂凤老师在区精品思政课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黄成老师在姜堰区小学体育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戈雨婷老师在姜堰区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卫聪颖老师在区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高文老师在区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一等奖。

3.卢纯、朱亚东两位老师获评泰州市教坛新秀;孙莹、解如芹两位老师获评姜堰区教坛新秀。

4.教师参加省、市、区各类论文、作品、项目竞赛,共获等级奖50多人次,其中潘蓉蓉老师荣获江苏省行知杯论文竞赛一等奖,王新年、曹珈榕两位老师荣获行知杯论文竞赛二等奖;王步陶老师获姜堰区论文评比一等奖;戚丽娟老师获泰州市论文二等奖。

学生篇:

1.李梦凡同学荣获“江苏省好少年”荣誉称号;王丽玮、卫晨雨同学荣获“泰州市好少年”荣誉称号。

2.六1中队陈曹同学荣获区“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六2中队沈艺涵同学荣获区“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3.蒋子骞同学在江苏省“红领巾寻访抗疫人”活动中荣获省一等奖。

4.5名学生在姜堰区小学数学素养大赛获一等奖,8名学生获二等奖。

5.学生参加区合唱比赛获二等奖,参加区英语美文诵读竞赛获二等奖。

三、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素质教育督导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主要存在问题:

1.新教师专业素养不高。近几年,学校新教师较多,业务能力亟待提高,制约着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部分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不强,参与意识不强。

4.校园文化特色建设还需要进行整体性思考,让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5. 行政区域调整,我校划分为城区学校后,优质生源流失多,教师到偏远的农村学校交流工作难度大。

今后打算:

1.要进一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提高教师素质作为学校的核心工作,继续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名校长、名教师综合能力提升战略,增强管理本领,强化综合能力提升,增强科学决策能力,精准发力,为有效解决问题磨枪利剑。

2.要进一步坚持“管理出效益”的原则,以《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和《江苏省“五严”规定》、“五项管理”和“双减”规定为指导,逐步建立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探索实施“行政班+走班制”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努力做到依法管理、自主管理、人本管理、精致管理。

3.要进一步坚持“特色强校”的原则。扎扎实实在深度和广度上,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校本教研,打造科研品牌,铸就特色名牌,努力把信息技术教育这块品牌做大、做优、做亮、做强。

 

附:近三年学校重大事件、取得成绩及荣誉

2018

1. 9月份我校又一次获评素质教育考核优秀奖。

2. 再次获评泰州市文明单位。

3. 12月,我校获评姜堰区青少年优秀维权岗。

4. 学校“红杏社”教师成长共同体获姜堰区“巾帼文明岗”。

 

2019

1. 校足球队荣获泰州市校园足球技巧大赛一等奖、校田径队获姜堰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小学组第一名并被姜堰区第七届运动会组委会授予“体育道德风尚奖”。

2. 校少先队大队部被评为姜堰区优秀少先队大队部以及优秀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3. 英语教师团队获姜堰区英语教师风采大赛“最佳人气奖”。

4. 校刊《红杏》被评为“姜堰区优秀校刊”、校报《稚芽》被评为“姜堰区优秀校报”。

5. 学校获得“江苏省文明校园”称号。

6. 学校被评为姜堰区首届“创建廉洁校园先进单位”。

7. 创成“泰州市法制校园”。

 

2020

1.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改革姜堰实验区”实验学校。

2.乡村少年宫扎染项目在省乡村少年宫优秀成果活动现场展示。

3.成功承办了泰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研修活动。

4.学校被评为:

江苏省智慧校园

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先进学校

泰州市近视防控先进学校

姜堰区少先队工作先进集体

姜堰区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工会组织

姜堰区教育系统模范教工之家

姜堰区‘阳光食堂’平台使用优秀学校

5.三级骨干教师:

泰州市:教坛新秀2人、优秀辅导员1人;

姜堰区:教坛新秀2人、优秀共产党员1人、少工委主任1人。

6.2019-2020学年度连续十一年获得姜堰区中小学素质教育考核优秀奖。

近三年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情况简表

年度

学生

总数

参测

人数

参测合格人数

参测率(%)

合格率(%)

优秀率(%)

2018-2019

403

403

391

100

97

13.3

2019-2020

408

408

371

100

90.93

11.02

2020-2021

371

371

365

100

98.2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