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总是觉得自己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其实,孩子对我们的爱,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更纯粹。他们的爱,往往藏在那些小小的动作里,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能感受到那份无条件的依赖与信任。今天,就来唠唠这几个超暖心的动作,要是你家娃也有,那可真是捡到宝啦!
跌倒时第一时间喊“妈妈”
孩子小时候,走路还不稳当,磕磕绊绊是常有的事。每次摔倒,哪怕摔得并不严重,他们脱口而出的,准是 “妈妈”。那带着哭腔的呼喊,仿佛在说:“妈妈,我疼,快来抱抱我。” 这声呼唤,是孩子心底最本能的依赖,在他们心里,妈妈就是最温暖、最安全的港湾。
总是想和你分享
“妈妈,你看这个!”“爸爸,你快来!”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和你分享他们的“宝藏”,可能是一片树叶、一块石头,或者是一个他们觉得特别有趣的故事。分享,是孩子表达爱的最直接方式。他们希望你能参与到他们的世界里,和你一起感受他们的快乐。
喜欢粘着你
“妈妈,我要抱抱!”“爸爸,你别走!”孩子总是喜欢黏着你,哪怕你只是去厨房倒杯水,他们也要跟着。黏人,是孩子表达安全感的方式。他们觉得,只有在你身边,才是最安心、最快乐的。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说过:“孩子的依恋行为,是他们表达爱和信任的方式。”所以,当孩子黏着你的时候,别嫌烦,那是因为他们真的很爱你。
把幼儿园餐点带回家
幼儿园里发的小饼干、小水果,在孩子眼里那可都是宝贝。可他们舍不得自己独吞,硬是小心翼翼地揣在口袋里,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等拿出来时,饼干可能都碎了,水果也压得不成样子,但这背后的心意,却无比珍贵。他们是想把在幼儿园里遇到的美好,第一时间和最爱的人分享。
偷偷观察你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有时候会偷偷看你?当你做饭的时候、工作的时候,甚至发呆的时候,他们的小眼睛总是追随着你。观察,是孩子学习爱的方式。他们通过观察你的表情、动作,来了解你的情绪,并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回应你。
模仿你的行为
“妈妈,我也要穿高跟鞋!”“爸爸,我也要戴眼镜!”孩子总是喜欢模仿你的行为,因为他们觉得,模仿是最接近你的方式。模仿,是孩子表达崇拜的方式。他们希望通过模仿你,来拉近和你的距离。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行为。”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在模仿你时,别忘了给他们一个温暖的回应。
无条件原谅你
“妈妈,我不生你的气了。”“爸爸,我还是很爱你。”即使你因为工作忙忽略了他们,或者因为情绪不好吼了他们,孩子总是会很快原谅你。原谅,是孩子表达包容的方式。他们的爱,从来不会因为你的错误而减少。
用笔在墙上画满爱心
家里的白墙,时不时就会被孩子 “霍霍” 上各种歪歪扭扭的线条和图案。仔细一看,其中有不少是爱心的形状。对孩子来说,这面墙就是他们的大画布,那些爱心,是他们对爸爸妈妈最直白的告白。虽然他们可能还不会用言语表达 “我爱你”,但这一幅幅涂鸦,就是他们爱的画作。
睡觉时把脚丫搭在你身上
晚上睡觉,孩子总喜欢紧紧挨着爸爸妈妈。有时候,他们还会把小脚丫搭在你的身上,或者小手搂住你的脖子。别小看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动作,这是孩子在睡梦中都想和你亲近的表现。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和爸爸妈妈身体接触,会让他们感到安心、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