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写作指导培训心得
12月4日我聆听了屈老师在钉钉上开讲的《幼儿教师写作指导》讲座。讲座的结语中屈老师引用钱伟长院士的话“教师必须搞科研,这是培养教师的根本途径。教师的提高,主要不是靠听课进修,主要靠做研究工作,边研究边学习”勉励我们积极撰写教育论文,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作为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是非常迫切希望有机会学习和提升个人的论文写作能力,所以非常感谢班主任黄特为我们组织的这次培训,使我系统的学习了论文写作的知识和技能,让我再次知道了论文写作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受益匪浅。
屈老师从关于教育论文、论文的选题、论文的写作、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四个方面,结合案例论文,给我们详细讲解了一线教师怎样能写出一篇有发表价值的教育论文。听了屈老师的讲座我有一下几点感悟。
一、论文是用脚走出来的
教育论文是对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并通过探索、实验,总结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案、策略、建议而写出的文章。因此写论文时要对这个“问题”有真正的思考,走进问题中研究,并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不能人云亦云。
想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认同自己的观点就需要用确凿、充足,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事实胜于雄辩,以我们真正经历过的事情,真实存在的具体事例或数据作为论据,使我们的论点有真实性。有理走遍天下,以讲道理的方式来增强论点的理论深度。无论是事实还是讲道理,都需要我们有故事或丰富的实践材料。因此,要写好一篇论文需要在平时积累丰富的素材,用经历为论文夯实基础。
二、论文是用眼睛看出来的
仅仅积累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有人用上等的楠木只能雕出不入流的物件,而大师用一块朽木却能创作出令人惊艳的艺术品。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我们要经常阅读大家的文章,多看最新的、前沿的杂志、报刊。一是可以了解当下的热点,二是学习总结大师们的实践,三是学习前辈的写作技法。
了解当下热点,学习大师的经验,可以选择有价值的题材。比如资深教育者讨论的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专家学者发表的新颖独特的文章,研究这些有价值的内容可以大大提高发表的几率。
能发表的文章都是优秀的文章,我们需要经常阅读这些优秀的文章,学习文章的标题是如何拟定的,整体结构是什么样式的,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论据,表明论点的。
三、论文是用笔写出来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得再多,看得再多,不写下来,还是一场空。讲座中屈老师将论文写作分为首段、中段、结尾。写作时入题要快,在首段中要提出问题,正文部分突出主要之点,将主体部分划分为若干问题,立题标码,详加评述。中段的结构要严谨,层次分明,逻辑连贯。小标题对仗工整、简洁明了、呼应成趣,大小标题共同搭建文章的结构框架。而结尾则要重申论点、归结论点,做到简洁、有力。在写作中还需要重视行业理论,表述的观点要符合《纲要》、《指南》的精神,顺应导向性文件,体现正确的教师观、儿童观。
四、论文是用时间磨出来的
好器要精雕细琢,好文章也要精心修改。首先,文章的选题要是新颖、前瞻性的,对现实工作有很大的参考和指导意义的研究内容,不选择过于生僻的或者不适合的内容。第二,文章的各项标题的拟定要重视,标题是文章的缩影,浓缩通篇的内容;小标题是文章的框架,概括各个段落的大意;大小标题确定文章的写作方向和思路,要仔细拟定标题,使之点亮全文。第三,文章的文字上不能有错误,屈老师建议我们写完至少读五遍,利用检索软件再次检索,以确保文字正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线教师,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教科研工作,以科研提高自身素质,以科研解决本园的实际问题,最后将科研成果写下来,努力成为成功经验的分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