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班上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相处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能被明显地识别出来。这些孩子要么沉默寡言,低眉顺眼;要么极度叛逆,暴躁失控。学《我多想看看》这一篇文章时,用“我多想”造句,一个小女孩写,我多想再见一次妈妈。一个简单到卑微的祈求,对于不少单亲家庭来说却难于登天甚至无法实现。班上一个性格懦弱的小男孩,在“七岁八岁狗都嫌”的年纪里,呈现出与天性相悖的乖巧懂事。妈妈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到家,孩子在家自己照顾好自己,每天一大早到班级主动打扫卫生,在学校从来没有耍过小性子,从没有听他对别人说过一个“不”字。孩子听话得过了头,也让我感到很心疼并替他担忧。孩子外婆总是提醒他,妈妈一个人养他有多么多么艰难,多么多么辛苦,教育他要懂事,要听妈妈的话。于是,为了得到大人们的喜爱和赞扬,孩子渐渐学会了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努力做出“乖”的模样来迎合讨好他人。很多心理分析师、治愈师总结: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乖”意味着这类孩子以满足他人意愿为行为主导,重视他人首肯,撇弃自我心声,这种状态是相当压抑痛苦的。表面上,长大后的小孩知道家庭功能的失调不是自己的过错,但还是会忍不住想,如果自己当时表现好一点,父母是不是就会用另一种方式对自己,那些痛苦的事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成长中遇到无法掌控的不好的事情,他们也会习惯性把错误归咎到自己身上,在源源不断的自责与愧疚中从“懂事小孩”长大为“问题大人”。

“当小孩被放在一个不得不快速成长的环境中,担负了过重的家庭责任时,就会发生‘亲职化‘现象——变成了自己的兄弟姐妹、甚至父母的照料者。”生活中还存在着一类“彼得潘式”的父母,他们内心有一个长不大的彼得潘。缺位的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和义务,让孩子感觉自己必须要照顾他们。孩子跟这类父母发生了心理上的角色互换,需要时刻体察父母的情绪,显得特别懂事,这样的亲子关系中孩子很难感受到爱,长此以往也会产生心理疾病。

班上有小孩注意力总是无法集中,交流的时候发现这个小孩的父亲酗酒,在家时经常情绪失控,大吼大叫。这个小孩很自卑,经常自我怀疑,上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当家庭里有一个时常爆发,爱用吵架来解决问题的人,孩子肯定无法集中注意力,因为他每天需要消耗太多的精力去观察大人的情绪,生怕突然出来一声炸雷。肾主恐,肾生髓,髓在上为脑,在下为肾水。恐惧会使肾上腺素提升,无法好好生髓,脑子也会慢慢变迟钝。

还有一个小男孩经常做出攻击他人的行为。有次他把别人的书乱扔,我刚抬起手准备接书,错愕地发现他立即启动一级戒备模式,双手紧紧抱头、眼睛死死闭住、身体蜷缩着,整个动作一气呵成。一看架势就知道这孩子在家没少挨揍。经常在家被殴打责骂的小孩,肉体和精神都会受到残害。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他们也会模仿父母的这种情绪状态,在外欺负比自己更弱小的孩子。我发现从教以来遇到的所有脾气暴躁的孩子,家里的主要陪护人也都脾气暴躁。大人有问题,小孩就会有样学样。想要孩子改,更具自制力的成人理应首先调整自己。多练习微笑,不天天垮着一张脸面对孩子。遇事冷静,深吸一口气,默数十秒再说话。很多家长不打孩子的原因,竟然是孩子长大打不过了。通过发脾气、拍桌子、摔东西这类发泄情绪的方式管理孩子,孩子并不能从中接收到正确的价值观,而是学会发飙时如何表现出凶狠。当我们对孩子的某些行为不满时,问问自己为什么反对他做这样的事?除了会导致生气、担心、烦躁这样的情绪外,还要找出反对背后的原因。想清楚通过这件事想传递给孩子的正确价值观是什么?尽量避免病态的批评,用价值观而非情绪来管理教育孩子。

家庭教育对孩子极为重要,影响终生。父母在孩子人生当中并非只需管好他们吃饱穿暖,如果忽视孩子的情感,就会培养出自卑、自私、脆弱的孩子。经常语言暴力,就不要指责孩子不愿意沟通;没有思想指导,就不要指望孩子从稚嫩变得成熟稳重。希望孩子学会尊重,就要用平等的身份相待;希望孩子乖巧可爱,就要给他耐心的解释。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