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缘起:

在一次用餐时,顾赫能小朋友把筷子插在碗中央,还有人拿枪当武器,收到了其他小朋友的反对:“你这样做是不对的”。用餐后,孩子就“怎么用筷子”这一话题进行了辩论。

筷子是餐桌上的一种餐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4-5岁幼儿会用筷子吃饭,5-6岁幼儿能熟练使用筷子。看着孩子对筷子的使用进行尝试着、讨论着,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陈鹤琴先生曾说“好奇心关于儿童之发展,文化之造就,具莫大势力的。”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正确地学会使用筷子,我们班《与“筷”相伴“筷”乐成长》的班本课程应运而生,孩子们开始了一段筷子的探索之旅。

           

 

          

 

     一、“筷”思妙想,初始相辨

首先,我们从了解筷子的由来说起: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手抓食物吃,因烫手便就地取材,用树枝、木棍夹取食物,最后就发明了筷子。

知道了筷子的由来,孩子们对原始人使用自制的筷子夹取食物的现象十分感兴趣,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筷子的“秘密”:

有些食物是用火烤的,用手拿很烫,用筷子就方便多了。

但是原始人没有筷子,他们的筷子是用树枝做的。

我见过竹子的筷子。

我还见过那种白白的筷子,像塑料一样的筷子。

我的筷子上面是卡通图案的。

筷子到底有多少种?“筷乐家族”里的小朋友们纷纷走进超市,找到了各种材质的筷子,看一看、摸一摸、问一问,了解了“小”筷子的“大”不同。找到了竹筷,包装上有竹子的图案。”“我找到的是木筷,颜色比较深。”“我找到了不锈钢筷,它很结实,永远不会变形。”“我找到的筷子很可爱,是专给小朋友用的。”“我找到的筷子很轻,颜色也很漂亮,妈妈告诉我这是密胺材料的。”

   

看来孩子们还知道很多关于筷子的秘密,我们来做一次“筷”乐大调查吧!

筷子的用途就这么多吗?还有哪些呢?让我们跟着老师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筷”乐游戏,体验神奇

自然角

“看,筷子可以量小芽芽的身高。”

科学区

   小小筷子能拎起一瓶的米,你信吗?孩子们在园内与老师用实验证明了结果,大家一起体验了科学的神奇。

           

       “筷子提米”的小实验,让孩子们知道了摩擦力产生的原因、重力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等,也让孩子们体会到失败不可怕,只要用心思考,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就会成功。

生活区

 

 

建构区

 

 

 

美工区

“这些筷子旧了,我们帮它重新装饰漂亮吧!”

       筷子游戏真热闹!支个十字架,毛线绕一绕,就变成了漂亮的手工艺品。皮筋扎一扎,筷子立起来,可以变城堡、变帐篷……筷子撒一撒,一根一根拾起来,这是民间游戏“挑筷子”。

表演区

唱起歌,跳起舞,筷子来伴奏。

 

 

理发店

    

孩子们还把筷子融入到户外游戏比赛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头上”。在成人的世界里,筷子就是我们平时的进餐工具,可是在孩子的眼睛里,筷子有无限的可能:可以是量尺,可以是美发工具,可以是艺术品,可以作为积木来构建心中的美好……

“筷”乐餐桌,礼仪传承

针对班级里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我们又一次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探讨,共同约定了班级公约:

 

  在活动中,将“筷”乐出发延伸至更深层次的餐桌礼仪,让幼儿通过简单易懂的儿歌来理解,并将我们的“筷”乐礼仪,代代相传!

 

进餐礼仪歌

要做文明好宝宝,就餐礼仪不能少。

筷子勺子不乱敲,讲话嬉笑就不好。

不挑食也不剩饭,细嚼慢咽肠胃好。

餐后收拾少不了,比比谁是好宝宝。

 

自疫情爆发以来,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成为了全国人民的共识。然而,围桌共食、不用公筷的就餐方式也在危及大家的健康,给病毒传播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全民抗疫的过程,是一次凝聚社会共识,重塑文明习惯的契机。这一点一滴的努力不会白费,都将擦亮社会文明的底色,最终守护文明每个人的健康。

生活即课程,兴趣即动力。孩子通过观察与探索,发现一双小小的筷子,却藏着不一样的大世界。在交流、合作、分享中,孩子们“筷”乐成长!直到现在,我们的“筷”乐旅程仍在继续,坚持用筷进餐、熏陶文明用筷、探索筷子的玩法……我们的“筷”乐脚步不停歇。

让我们和大四班的宝贝们一起加入“公筷公勺”倡议活动,都来做文明健康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