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时,我心中不禁一阵暖流冲击着我。记得高尔基有这样一句名言:我觉得当书本给我罗列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而这本书不仅给了我一个新世界,更给了我一片属于我的蓝天。
小说的主人公保尔,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家庭当中。他11岁时就到车站食堂当童工,1919年便加入了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至1924年,保尔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领导工作,1925年加入了共产党。但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使他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可最终他还是顽强地与病魔做斗争,后来他不仅以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还写出了世界文学名著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再联系一下我们现在的实际生活,现在的小孩儿别说是让他们去当童工(当然现在也不允许雇佣童工啦),补贴家用,就算让他们在家里洗洗碗,做做饭,拖拖地,他们都不愿意。在他们的“个人帐户”中一直以来都是没的进,只有出的状态。这不是因为国家的飞速发展,而是因为现代父母对孩子的溺爱。一个个在家都像小公主、小皇帝一般,只会花钱买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回家,更是把家长当成佣人使唤来使唤去。餐桌上没有大鱼、大肉或没有自己爱吃的菜,就乱发脾气,又哭又闹,有时干脆不吃。像我们的上辈那一代,有饭吃就很不错了。而我们这代的孩子会说时代不同,没可比性。但我们不时就能看到新闻报道某些山区的孩子只吃地瓜,有的甚至一个月才吃上一回肉,人家照样考进重点学校。而我们这里的孩子要风是风,要雨是雨,天天吃的是大鱼大肉,想要的东西可以说应有尽有,只要可能,家长一定会满足他。可为什么成绩一直提高不了?这是因为他们没有上进心,整天泡在“糖水”里,恐怕早已忘了苦是什么滋味了。
保尔他双目失明,四肢瘫痪,可他照样写出了这样一部文学巨著。我们这代的孩子你就算让他写一篇作文,也会皱皱眉头,说到上网、玩游戏、看电视,就会跟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情节恶劣的压根不做作业,整天就知道玩,有时我真希望能把山区的孩子和我们这里的孩子做个调换,让我们这里的孩子体会一下幸福的不易,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这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使我受益非浅,我想这本书一定可以不断地激励我勇往直前,当然我们的后代也会从中感悟到这一点,我坚信不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