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姜堰区大伦幼儿园 杨慧
自从知道加入周晓慧名师工作室以来,我就一直满怀欣喜与感恩。第一次研训活动带给我无尽的收获,助力我在研修的道路上不断思考与成长。
一、让环创更“实”,促进幼儿成长
张莉园长的讲座《基于儿童视角,让环境更好地推动课程生长》让我们领会到在环境创设中,教师要注重儿童与环境的互动,立足儿童的视角,鼓励他们在环境中完成自我创造,帮助他们逐渐认识到游戏的样子就是生活、学习的样子。环境的改造是动态的、持续的、多元的,我们改造环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由“外在”向“内在”的改变,可以从“静态”到“动态”的迭变,也可以从“单一”到“多元”的整合。我们教师要保护儿童丰富的思想与情感以及富有创造力的大脑,还要和他们一起发现与思考,共同记录下生活与生活的美好发现幼儿“当下情境中的兴趣和需要,最大程度地支持幼儿自由、自主地探索,发现幼儿无限的可能性,这样才能发现真实的儿童、发现真实的课程,让幼儿获得真发展。
二、以儿童为本,聚焦课程审议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推进,”课程审议“”主题审议“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日常。作为教师,我们也常常会困惑“为什么要进行课程审议?”“课程审议审什么?”“课程审议谁来审?”“课程审议怎么审?”等问题,王翠园长带来的讲座是《课程审议的“四连问”》很好的疏导了我们的困惑。通过讲座,王园长引导我们要想提升课程质量,课程审议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技术途径,也许更多的是需要教师每天在课程实践中自己的体悟。
三、立足《评估指南》,进行思维碰撞
在下午的研训活动中,老师们围绕《评估指南》中的“环境创设”关键指标,自主学习,内化《评估指南》要点,并与实际相结合从不同角度阐述对“环境创设”的理解。研讨中的思维碰撞让我对进一步提升环境创设的有效性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通过今天的研讨,我对幼儿园环境创设产生了新的思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优秀的学习同伴,令我惭愧地想起自己平日里大量的随机、偶然的、碎片式的思考与观察,特别欠缺的就是专业阅读。因此,我认认真真告诉自己,榜样就在身边,在课程游戏化学习的道路上必须不断汲取,思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