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晓慧名师工作室第三次研修心得
泰州市姜堰区沈高幼儿园 陈董
本次周晓慧名师工作室培训,我深有感触。
首先《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环境创设不追求设置专门的功能室,避免奢华浪费和形式主义。再加上本次培训的专业指导,我发现形式主义还是有的,有些幼儿园虽然能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材料,但幼儿的痕迹却是较少的。
我们幼儿园在环境创设方面,主打一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工具自己动手操作。如最近在“青青沈幼”——羊圈的构建过程中,经历过前几次的尝试与失败后,幼儿讨论出使用小树林中的竹子是最好的选择,买的现成的各式围栏不好看、不牢固或价格太高。于是我们给幼儿提供防割手套、锯子、修枝剪等工具,活动前也进行了安全指导,小朋友们也成功获得了很多竹子,竹子修完枝后也是将其运送到了羊圈处进行下一步构建。
小朋友们先前已利用班级内的清水积木进行过模拟演示,决定先将主杆立起来。主杆的高度决定着小羊是否能够“越狱”成功,小朋友们觉得自己身高不够,于是喊来老师帮忙将十九节的竹子立于土坑之中,几个小朋友以老师一米七七的身高为参照物数了数,确定了主杆大致需要整根竹子的十三节。
小朋友们拿来锯子在竹子的十三节处锯了起来,锯下来后将这根竹子作为一把“尺子”用来丈量分段,小朋友们便很快将竹子分好了段,同时在坑里埋下了四根主杆。
主杆立好后,小朋友们以同样的方法测量并分段截取了横杆与竖杆。接下来的构建墙面过程中虽然遇到了杆子立不稳、四根主杆收不紧等问题,但他们都能通过讨论、尝试一次又一次地解决问题,最终成功搭建起了第一面墙。在构建第二面墙时,小朋友们觉得一种构建方法不够有趣,于是大家商量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每面墙都尝试不同的构建方法,为小羊构建一个美好的家。
如此看来,我们在创设环境时,不一定需要现成的、高大上的,我们身处自然,给孩子们留有一定的空白与时间,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在大自然中尝试使用各种材料进行游戏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而且能提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