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是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心理活动,对幼儿来说,情绪对心理的发展以及后期的社会行为有着重大影响。一般幼儿在3~6岁的时候,会开始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和见解,这时候对待很多的事情都是带着自己的感情色彩的。那么,这个时候的幼儿情绪有什么特点?老师和家长如何掌握这些特点去对他们进行教育呢?
3~6岁幼儿情绪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易冲动、易外露、易感染,随着幼儿控制情绪的能力慢慢加强,这些特征就会逐渐减少。
易冲动:3~6岁幼儿的内抑制发展差,控制力弱,言语的调节功能不完善,因此当外界事物和情境刺激幼儿时,情绪就会出现爆发性,通常从一端迅速发展到情绪的另一端。所以,这个时期幼儿说哭就哭,说笑就笑。
易外露:这个时期的幼儿控制力发展差,他们的情绪变化毫不隐藏地表现出来,而且擅长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表达。如不高兴就哭,高兴就大笑或者是手舞足蹈,愤怒就瞪眼跺脚,有高兴的事就要向亲近的人诉说。
易感染:幼儿的情绪具有情境性,如得到新玩具、家人离开身边一会儿、新朋友出现……都会使他们的情绪大起大落,幼儿的情绪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很多时候情绪不是由他们自身发出来的,而是因周围人的情绪波动而引起的。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小朋友哭起来了,其他小朋友也莫名其妙地跟着哭起来。
家长如何面对幼儿的情绪?
01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
家长每天可以利用晚间时光和幼儿聊聊,问问幼儿:“今天有高兴的事情发生吗?”或者“怎么看上去有点不开心?”如果他们不想说,也不要强迫,只要让幼儿感受到对他们的爱、关注和支持就好了。
02接纳幼儿的负面情绪
每一个幼儿都是个性的存在,他们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想法。当遇到不顺心的时候,他们的负面情绪也需要发泄和理解,因此,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成为幼儿温柔耐心的倾听者,接纳幼儿的情绪。接纳他们的情绪是疏导情绪的前提,这很重要。
03提供发泄情绪的渠道
幼儿年龄尚小,面对负面情绪,往往会采取一些不恰当的发泄方式,如:打人、骂人、大喊大叫、摔东西等。所以,在家中,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良性的发泄渠道,如:外出游玩、朋友相聚、享受美食等。
04认识、体验自己的情绪
疏导幼儿走出负面情绪,其实是为了帮助他们体验、认识并学会控制不同的情绪。家长可以尝试在回应孩子的情绪问题中,培养幼儿的情绪能力。同时,也应该教给他们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鼓励幼儿发挥主动性,运用有效的方式或主动求助于成人帮助自己摆脱消极情绪的困扰,也是情绪教育中培养幼儿自我调控情绪能力的一个重要目标。家长可以通过陪伴方式,帮助他们去认识、体验、表达和处理他们的情绪。
幼儿乱发脾气我们注意什么?
1.不要大声责备幼儿
当幼儿在发脾气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控制不住,用更大的声音压制幼儿。这个行为就好像给一个很大的火再浇上更多的汽油,只会越来越生气。
2.不要跟幼儿讲道理
当幼儿正在发脾气的时候,组织语言的能力和控制自己的能力是比较差的,这个时候幼儿听不进去,也不能理性的分析家长的话语,不能做到有效的沟通。所以,在他们发脾气的时候不要试图讲道理。
3.不要打幼儿
当幼儿发脾气的时候,如果打他们,孩子会得到一个错误的信息。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处理别人情绪的时候,通过打人的方式可以解决,长久下来会给幼儿留下更严重的问题。
绘本推荐《谁开心?谁难过?》
推荐原因:本书通过发生在10个常见生活与游戏场景中的故事,让幼儿辨识自己的12种情绪反应,进而学会表达和管理这些情绪,并与他人共情互动。可爱生动的角色,活泼有趣的游戏与日常场景设置,教会幼儿识别生气、开心、沮丧、嫉妒、激动等重要的12种情绪,为幼儿开始进入社交阶段提供情商的支持,让他们既能表达自己的情绪,也能共情他人。
《小保罗》
推荐原因:这是一本为幼儿讲解情绪,并培养幼儿情绪力的图画书。它把很抽象的情绪以及情绪表达,用不同的颜色来展现,让他们很容易就能理解情绪,并了解情绪和自己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表达情绪。
《我的情绪小怪兽》
推荐原因:本书和幼儿一起认识心里的情绪小怪兽——情绪觉察与辨识,让幼儿在充满诗意的文字与艺术气息浓烈的画面中,自然而然地认识基本情绪并进行有效的疏导,陪伴幼儿接纳所有感受,为幼儿的生活注入强大的力量,启动成长和学习的契机。
因为幼儿
我们相知相遇
因为幼儿
我们携手前进
因为幼儿
我们共同成长用爱陪伴
用心教育一路同行
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