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师出高徒这话是有道理,但如果只有“严”,而无人性化、科学性的管理,实施一段时间后会容易失去效果。学生改正缺点是需要一定的过程的,教师在处理学生不足的时侯,不要忘了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使他们改正错误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要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教育重心,“欲速则不达”在教育问题学生时不失为一剂良药。
对于学生来说,各种活动是最具魅力、最能吸引学生的。如果老师只会利用语言对学生说教的话,时间长了,必然会引起学生们反感。如果将所要教育的内容转换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学生们在活动中明白应该的道理,从而提升教育效果。
活动是最能养人的,问题学生更不例外,学生们在活动中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主体,他们的主体需要、意识与价值可以通过活动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这就氢学生从单纯的教育者变成“教育者”,使他们在自我教育中接受教育。而不是一味教育的啰嗦的说教。
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更多地设计活动,同时还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当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得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样我们要努力设计更多的活动,让学生去参与,也才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产生预期的效果。在活动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以表扬为主,适当指出不足,以帮助学生巩固活动成果,实现完美心理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