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与父亲闲谈中得知,吉庄的庙里当时(60多年前)有好多个和尚,其中有三个当家的,大和尚法名杏元是庙里的主持,二和尚就是上面提及的二地主,法名也云,三和尚法名素云,爷爷奶奶为了父亲能顺利长大,曾把父亲寄养在素云名下。父亲如今年近七旬,教了小半辈子的书,退休在家,身体依然很是键硕,可能与素云和尚的在天庇护有关吧。
一提到素云和尚,父亲很是赞赏,说他能吹、能拉、能唱,灵通得很,四围村镇每有佛事总要请他们去,听说许多上河(通扬河以南称上河,以北称下河)的大户人家,还经常来请他们前去操度佛事。据说,有一次,上河的一个大户人家提出要有三弦助演,但是班子中没人会弹,等买回三弦,素云只用一个晚上,就能弹奏了,深得周围的人的赏识。
我追问父亲“庙号是什么?”父亲说他当时常在庙里玩,只记得有一块方匾上写有“天竺 …”字样的四个字。并听人说这个匾还有一段来由,据说是前任老和尚民公留下的,这个民公不只能念经送佛,还有一身好医术。其时,清朝后期兴化的一个叫刘荣庆的武状元,他的母亲得了一种怪异的病,在地方看遍名医,访遍郎中,都无所事事,不见好转,很是着急。后来,小道传闻南边吉庄庙中的民公和尚医术有些了得,随即陪母放船南下慕名而来。果不其然,很快其母的奇病痊愈。刘状元见状很是高兴,回去后不久二次南下送上方匾和战袍一套以示谢意。从此,庄庙更是声名大振。
(于三垛书房 09年9月13日 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