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的校园在庄子的正中央,操场的西北角有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在庄子的四周远远的都能看到它尖尖的树冠。每当上下课时,便会从浓密微黄的扇形的叶子的缝隙中传出“铛铛……”的老铜钟声,这钟声很是浑重,能穿透整个庄子。
在我的记忆里,老银杏树挂果的年份很少,偶尔挂了,也是很小很少。也就在它挂果的那些日子里,我们许多同学总会不经意地在课间仰头张望,总希望它能掉下几颗,让我们能尝一尝,因为它看上去太像鲜甜可口的沙枣了。后来,听老师说,它外面的果肉是不能吃的,里面就是你们过年时玩跳白果游戏的白果子。也就从那以后,品尝它的欲望消失了,但我却更加经常在它的下面等候了,希望掉下几颗收藏起来,到过年时与伙伴们玩白果。因为,当时在“糖担子”上买两个红白果要花上“1分钱”哩。
据学校周边的人讲,这棵银杏树是一位曾在这儿居住过的和尚种下的,学校在成为学校前曾是庄上的庙宇。
说这棵老银杏树是当年的和尚种下的,我还不十分确信。但是说学校曾是庙宇,我倒有几分相信。记得在上小学二年级时,教室房顶上的椽子与房梁都是老旧的,色彩深红,而且都很粗壮。房上的小砖小瓦很是古旧。泰州东城湖边那些仿古建筑的“古”和“老街”的“老”都不及它的百分之一。有时上学早了,一个人在里面走,总会感到几分阴森。它们看上去都与如今电视中看到的庙宇很相似。但又总想,既是庙宇,为什么看不到一尊佛像之类的圣物呢?后来才知道,佛像本来是有的,在破四旧时全给毁掉了。城门失火,都会殃及池鱼,更何况是用树木雕琢而成的佛像,肯定是难免遭灾的了。相信它曾是庙宇的另一个理由是,在我小学时,在学校的东隔墙外还住着一个叫“二地主”的“二和尚”。他陈年累月穿的都是一件深黑破旧的长衫,我们曾经怀疑他和尚的假,但自从看到它头顶上两排有些模糊了的戒巴后,就从心底里信服了。二和尚在的时候,庄子里每有老人过世了,都会请他去念经呢?如今,也经常看到有给别人念经的和尚,我想他们都不及二和尚念出的经真。
我上小学时,庙宇前面的一半成了小学的校园,后面的一小半除了留一间作为二年级的教室外,剩下的一半成了供销社,另一半成了村委会了。如今,村子里的学生全部并到了原镇上的中心小学,学校也全部成了村支部了。
(09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