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下午,我接受二实幼黄翠萍园长的邀请,来到二实幼和幼儿园的全体老师一起交流了一场“幼儿文学之我见——兼谈幼儿童话写作”的专题讲座活动。此次讲座得到了全体老师的支持,特别是有缘与20多年未曾磨面的老同学钱园长见面,让我喜出望外。
下午四点半讲座开始,我从“幼儿优秀童话故事之狗和倒影”动画导入,然后从“幼儿文学与儿童文学;幼儿文学作家与幼儿文学;幼儿文学的创作;童话写作之我见。”四个方面做了交流。
我认为,幼年阶段(3—6、7岁)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幼年阶段的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但身心尚未发育成熟,活动范围小,认识能力和生活经验极为有限,游戏是他们的主导活动。他们认识外界多以直观表象的形式进行,带有鲜明的具体形象性。他们的想象发展比较快,以无意想象为主,幻想能力特别强,在他们的心理,万物都是和我一样有生命的。情绪容易冲动,注意力持续不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相当低。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并想自己参与,但经验贫乏,能力很低,愿望与能力之间的矛盾是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心理上的主要矛盾。
因此,我认为,幼儿文学应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显示出其特点,这些特点也就是幼儿期文学的具体要求:一、游戏性 例:儿歌《开火车》;二、趣味性 低幼童话,低幼故事 例:《厥嘴巴的小姑娘》《洗衣服》《牛牛的耳朵》; 三、直观性 1. 内容方面 注意叙述话语的色彩感。 2. 动态描述 给读者直观感,画面感。3. 形式方面 呈现为图画故事、玩具化图画书、有香味的书等。
同时,我认为,儿童文学作品或创作要做到四个远离:“第一、远离暴力;第二、远离成人社会的恶俗游戏与刺激;第三、远离成人的性与两性关系;第四、远离成人社会的政治权力斗争。”成人文学无可不写,儿童文学有所不宜。
“儿童的精神食粮的选择应该极为小心谨慎,真实是需要的,但是对儿童来说,不能和盘托出,因为它会很大程度上毁掉儿童。”高尔基《为外国儿童图书目录做的序》
我认为,教师与儿童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就教师个体而言,教师的职业特点为儿童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与中、小学、幼儿园的孩子们的共同生活可以让我们体察儿童的心理、个性、语言、行为细节等,这些都成为教师进行儿童文学创作的生活泉源。
例:郑春华——曾经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后来从事幼儿文学创作而成名。如今,郑春华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以较高水准的儿童诗创作进入儿童文学创作领域。在儿童诗、童话、生活故事等领域都创作出丰富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她已成为幼儿文学领域颇具代表性的作家。她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给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带来深刻的启示。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儿童为接受对象,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的审美需求的文学。所以,我建议:幼儿文学是“文学”,幼儿文学更必须是“幼儿”的文学!
幼儿文学具有文学的一般特性,符合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即用书面语言为物质手段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形象性、情感性和书面语言表现的间接性是它的本质特征。
在谈到形象性时,我推介了二实幼 孙霞 老师的博文“伴随我们一起成长的‘午睡故事会’”;我多次推介了二实幼 徐娟老师 的博文,如“助与不助”等。其实,二实幼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我无法一一道来。
最后,我以幼儿童话故事系列之豌豆公主视频结束。
此次讲座,为我带来了儿童童话创作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开启幼儿童话之门的金钥匙。祝愿二实幼的“幼儿童话创作”研究课题圆满成功。讲座结束后,我言犹未尽,仍希望和老师们探讨着,探讨幼儿童话的创作方法,探讨幼儿童话创作的奥妙,探讨幼儿童话创作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