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践“学习共同体”的语文课堂,朝向我理想的“学本”语文,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天,我就给学生说明了倾听的重要性,并讲解了倾听的技巧。毕竟是六年级的学生,我做了几次专项的倾听练习后,学生的“听力”似乎有了提高。

然而,在执教课文《郑成功》这课时,我发现,学生的“听力”并不如我想象中的那样好。课上,我学习福州四附小林莘校长的方法,先不急着学课文,而是让学生合上书本,说说自己预习的收获。我静静地等待了1分钟后,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举手了。小潘同学说:“通过预习,我了解到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同时,我还知道'负隅顽抗'这个词语的意思是依仗某种条件作拼死抵抗。”小潘坐在教室的后排,我站在讲台的位置也听得清清楚楚。我对小潘点点头,表示赞同和满意,却发现很多学生的表情木然,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于是,我随即问学生:“刚刚小潘同学的发言,你们听清楚了吗?谁来重复一下她的发言?”很多学生一下子紧张起来,皱着眉头,似乎在努力地回想刚刚小潘说了什么。等了一会儿后,全班59名学生中仅有5人举起了手。很显然,大多数同学对小潘的发言,是听而不闻的。

学生究竟是倾听能力不行,还是压根儿就没有倾听同伴的发言?无论是什么情况导致的不倾听同伴,都不禁让我感到一阵后怕,因为我们的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不正是靠着少数“优秀”学生的精彩发言,来一步步推动教学的流程吗?如果班上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既不能自主探索,也不能倾听同伴的发言,那么如何才能保障他的学习效果呢?难怪很多语文老师的“话”多——重复优秀学生的精彩发言、不断总结学习的要点,因为也只有这样反复的灌输,才能让大多数学生掌握重要的知识。但是,效果如何?在课堂上不得而知,但可以确知的是,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致在逐年递减。这可以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情和举手的情况就能看得出来。

为什么学生对同伴的发言置若罔闻?我认为,恐怕还是因为学生在主观意识上就不愿意倾听同伴。我们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导致学生不去倾听同伴。

首先,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的话语就是真理。学生习惯地认为只应该听教师的讲授,而没有向同伴学习的意识。所以,学生会从心理上忽略同学的发言,自然也不会专心倾听同伴的发言。教师的主观意识里,也更会关注学生是否倾听自己的发言,而很少会关注学生是否倾听同伴的发言。

其次,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以“教材”为中心,从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出发设计教学环节,而忽略了学生真实的学习困难和学习需求。很多时候,在语文课堂上,与其说是学生在学习,不如说是学生在回答教师设计的一个个问题,以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流程。所以,课堂的对话,只能是单一的,只是个别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因为没有了对话的必要,也就无从建立相互倾听的关系了。

最后,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不是把“学困生”作为指导学习的重要对象。课堂,只是优秀学生展示自我的“竞技场”。“学困生”在一次次被边缘化后,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也就没有了课堂参与的兴趣和热情。没有了学习动力的、被边缘化的学生,还会愿意倾听同伴的发言吗?可悲的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被边缘化的学生越来越多……

怎样才能打破这样的局面呢?我想教师除了告诉学生要“倾听同伴”、强调“倾听同伴”的重要性外,还要从根本上努力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

佐藤学教授耗费40年的精力,创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课堂理论。他认为,教室中的学习是通过与对象世界(事物、教材)的相遇与对话,与教师、伙伴的相遇和对话,与自身的相遇和对话来实现的。那么,教师就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摈弃以“优秀学生”串联整个课堂教学流程的局面。教师应把边缘化的儿童、“不懂”的儿童作为课堂沟通的中心来对待,真正做到“顺学而导”,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倾听、彼此串联,共同与“未知”的世界对话。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每个学生的学习权利都能因此得到充分的尊重、关照和保障。

只有当每个孩子的学习权利得到保障时,孩子才能把“同学”视为学习的同伴,才能有意识地、饶有兴致地去倾听同伴,与同伴对话,也才能真正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