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应对当下,又如何面对未来?

姜堰区第二实验小学康华校区 郭建珍

9月1日早晨,我在学校门口值班,看着一群群活泼可爱的小天使们背着书包奔向各自的班级,心里感到阵阵欢喜。新的学期开始了,孩子们回到校园,小小的生命将要经历老师的教育、同伴的鼓励而获得滋润和丰盈。我怎能不为此感到舒畅和快意呢?

不一会儿,在攒动的人群里,我远远地看到一个瘦弱的小身影。他立在教学楼前,一动不动。他怎么了?我疾步走了过去。小男孩的眼圈儿红红的,白净的脸上依稀挂着泪痕。他背着书包垂着头,一副茫然无措的样子。

“你怎么了?”我蹲下身子问他,可是他没有回应我,反而把头埋得更低了。

“你找不到自己的教室了吗?”说着,我拉住了他的手。他抬起头怔怔地看着我,很委屈地哭了。那无助的样子,真是惹人怜爱!

“不要紧啊!好多小朋友也一样找不到自己的教室呢!”我笑着说,“能告诉我,你在哪个班呢?”

“二5班!”他的声音很低,但我听得分明。

“你的教室换了地方,难怪你找不到呢!我带你去吧!”我牵着他的手,向二5班走去,“如果你找不到教室了,你可以想办法去找啊!比如,你可以去主动询问老师和同学;可以看看学校教室的分布图;还可以跟着同班同学一起去……”

我们很快就到了二5班,小男孩没有与我道别,便头也不回地进了班。

事情已经过去十来天了,但我还是忘不掉那个背着书包,在教学楼前茫然无助的小男孩儿。就这么一件小小的事情,引得我陷入了深思……

那么多的孩子,从小男孩儿的身边经过,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停下来,问问他,帮帮他?如果我没有恰好在那里遇见他、帮助他,如果也恰好没有其他的老师从他身边经过,那么,他要等到什么时候,才会有一个孩子走到他的身旁,温暖地牵起他的手?

一个已经接受了4年学校教育、智力发育正常的小男孩儿,为什么碰到这么一个小小的难题,不去想办法解决而只知道哭泣呢?当别人给予他帮助后,为什么他连一声“谢谢”也不会说呢?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遇到现实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的孩子比比皆是。四年级的学生因为钢笔没有墨水,就坐在位子上看别人写作业;六年级的学生在学校食堂吃饭,因为没有勺子,就坐在那里干等;初二的学生还不能独立从学校走回家;高中的学生不会自己做饭……

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孩子学习了那么多的功课,掌握了那么多的知识,能考那么高的分数,却就是没有能力面对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究竟是我们没有教会孩子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还是由于我们过多的教导与帮助,让孩子丧失了解决现实问题的机会?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让孩子拥有面对现实问题的能力,又如何保障孩子拥有美好的未来?

非常荣幸,在今年初春,我与“真爱梦想”结缘。真爱梦想课程,以“素养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全人”为重要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要方式,通过活动体验与合作探究,让孩子拥有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面向未来的全面素养。真爱梦想课程有三大独特的教学理念,值得我们每个教育人反复品悟: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作为教育人,我们要永远记得——教育,是为了让孩子能走向独立。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该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引甚于知识的灌输、重视鼓励孩子探索与解决问题甚于追求答案的完美、重视以信任唤醒孩子的潜能甚于强硬的教导?

如果我们的教育,真的能让孩子具备应对现实的“全人”素养时,又何愁孩子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