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有两节科学课。第一节课刚下,上课的三(2)班的学生还没站好队回教室,我就接到了校长的电话,他问我在哪?我一愣:“在科学实验室上课啊。”校长问我第二节课是哪个班的,说局里来了领导要听常态课,他安排就听我的科学课。我感到很惊讶,也不知来的是哪个部门的领导,我这年龄过百的“新手”科学教师,不会给学校抹黑吧?但一向纯良的我也没顾上想什么后果,只是顿了顿就对校长说:“我把三(2)班的学生送回教室,你帮我把五(1)班的学生带到实验室。”
很快地,五(1)班的班主任朱老师带着学生来到了实验室,她热心地问我需不需要帮忙,我看了看时间,还有两分钟就要上课了,就说没什么要忙的。朱老师刚离开实验室,两位校长就领着局领导进来了。我给每个小组发完纸张,退出了上一节课的课件,打开了这节课的课件,正好上课的预备铃响了。我暗暗抒了一口气,把手机调到静音,打开时钟,站到了讲台前。
这堂课的重点是:探究物体形状和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有一个活动,验证纸的承受力,我用一张白纸从不同角度试图立起来托起一本书,可怎么也没有办法,我问大家谁能想到办法帮帮我,这时有一位同学说可以把纸卷起来,我立即给予表扬,让大家试一试。托起来了!所有的小组都实验成功了!这时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他们乐于“自己当家作主”,愉快地投入到探究中去。这样,随后的探究活动具有了个性化特征。学生用A4纸折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形状的纸筒,在上面放书本的实验就变得兴趣盎然了。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养成了科学的理性思维习惯,掌握了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学习的方法。
这堂课的准备时间还不够充分,用一张A4纸托砖的实验没能全面开展,效果不够理想。由于展示台突发故障,学生的实验记录也没能做个仔细的比较,这都说明备课时没能想到做好两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