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有力的师幼互动三步骤我们要抓住关键词:到场就是要做好准备,与幼儿建立联系就是要观察幼儿,拓展幼儿的学习就是要以适合的方式拓展、丰富和深化幼儿的学习,最终形成有力的师幼互动的闭环,简而言之,有力的师幼互动就是即教师会有意识地与某一幼儿建立联系,以拓展这个幼儿的学习。
首先,我们思考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拓展幼儿的学习?
正如每次邀请幼儿建立联系时,你都需要注意幼儿如何做出反应一样,在“拓展幼儿的学习”这一步,你也需要根据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不同方式选择不同的策略。
可以思考三个方面:
1.在这一刻,教给这个幼儿什么样的内容才合适?
2.这个幼儿下一步准备学习什么
3.怎样才能使学习对幼儿有意义?
一定要注意:当学习与幼儿的已有经验或者兴趣相关时,学习对幼儿才有意义,还应关注他此时此刻对什么感兴趣,多一点耐心观察幼儿,就可以避免干扰幼儿的注意,也避免把幼儿带到与当前的兴趣完全不相关的方向。
书中为我们详细地列出了实现拓展幼儿的学习这一步的十大有效步骤,我们一起看一下。
策略1:引导幼儿将自己视为思考者
策略2:对幼儿的好奇做出回应
策略3:采用镜像对话
策略4:开展对话
策略5:鼓励想象性游戏
策略6:一起解决问题
策略7:使用丰富的词汇
策略8:与幼儿一起欢笑
策略9:提问
策略10:把新的与熟悉的联系起来
每一个步骤都值得我们沉下心来细细学习,接下来,我想和大家分享几个我印象最深的策略。
策略1 引导幼儿将自己视为思考者
思考对我们有什么帮助?通过思考我们能够?
我们可以通过思考:
加工语言 解决问题 做出选择 提前计划 记住细节 畅想未来……会让幼儿的思维不断走向高阶思维。因此我们要留意幼儿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加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思考,并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思考。
书中也分享了帮助幼儿关注思考、深化思考的几个步骤
(1)帮助幼儿更充分地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幼儿通常能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在做什么,但意识不到自己的脑袋在想什么。
可以提出问题:
你在想什么呢?
你的小脑袋正在想什么呢?
你是不是在想什么呢?(如你是不是在想你新养的小猫咪?)
(2)帮助幼儿注意别人的思考。当你把你的思考告诉幼儿,并鼓励他去
听听其他幼儿是怎么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懂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考方式。
这就是我的想法
我们来听一听***是怎么想的,好吗?
我敢说,对于这个故事,我们的想法各不相同。
(3)邀请幼儿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有助于他们厘清脑海里的想法和思绪。
告诉我,你在想什么?
解释一下你的想法,让我们都明白你是怎么想的。
(4)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不同的思考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的思考能够变得更加成熟和复杂。
你怎么描述这件事?
它们为什么是一样的?
你是怎么解决的?
导致这件事情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是什么呢?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灵活地使用这些提问会促使幼儿不断地进阶思考。
在书中有一个案例在P100,希拉老师和4岁的巴萨的互动就有很多互动中关注幼儿思考的技巧,请老师们看一看这个案例中老师抛出的哪些话促进了幼儿的思考?
你看起来很兴奋啊!你在想什么呢?——老师用“想”这个词,强调和帮助幼儿更充分地意识到自己是在思考。
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开始数呢?——确实,这个你觉得?就是在邀请幼儿大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你认为我们应该慢慢数呢?——为什么你认为?引导幼儿分享自己思考的过程和思考的方式。
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巴萨提。我也在想,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手指来点数。——先肯定幼儿的想法,然后再引导拓宽幼儿的思维,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不同的思考方式。
书中还分享了一些互动时关注思考的技巧,我觉得这几个技巧都是可以采用的,会进一步促进幼儿学会思考。
(1)与幼儿交流时,多用“想”“思考”“考虑”这些词语。如:你看起来正在努力思考。考虑一下,今天你想在操场上做什么?当我读这个故事时,请想一想我们昨天去杂货店参观的情形。(用这些思考的词语强化幼儿思考的概念,并能意识到自己是在思考。就像刚才的希拉老师一样)
(2)直接提出问题,并邀请幼儿分享想法。如:你在想什么呢?你愿意跟我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吗?(网络用语学会打直球)
(3)用姿势来暗示正在思考。比如,用手点着自己的额头,双眼向上看,挠头或者用手托着下巴说:“这个问题很好,让我想一下。”(用固定动作去强化思考的趋向,如举手就是想回答问题,咽口水代表想吃)
(4)在提出需要幼儿思考的问题之前,让幼儿做好准备。比如:“我要问你一个问题,请准备好开动脑筋吧。”(这个和教师学习时一样,提前预告问问题,会大大提高有意注意的时间,提高专注度。)
(5)给幼儿留出时间思考和回应。不要急于告诉幼儿答案。如:“我给你一分钟时间思考。”
(6)帮助幼儿记住,要先思考后回答。如“再思考一会儿,然后把你的想法告诉我。”(在班级,我和幼儿互动时,刚提出一个问题,有幼儿便迫不及待的举手,举手后要不没有想法,要不重复上一个人的答案。我会告诉幼儿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做复制人。)
(7)当注意到幼儿正在思考时,要告诉他。如:我注意到,你正在努力思考怎样才能把拼图拼好。
(8)分享你的思考,把你的思考过程告诉幼儿。(不要告诉幼儿答案,而是和幼儿一起探索你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的过程,会让幼儿更理解你的思考,实现同频共振)
策略2:对幼儿的好奇做出回应
幼儿天性好奇,好奇是有力的互动的“邀请”,幼儿展示好奇心的时刻,是进行有力互动的成熟时机,因为幼儿在这些时刻有动力、也渴望去思考和学习。
分享一下书中提到的对幼儿的好奇做出回应的技巧
(1)告诉幼儿你看到他正在做什么,并使用“好奇”“好奇心”这样的词汇(这个和刚才的突出想是一个意思,用直接的描述强化幼儿好奇的样态,并能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在好奇。)
(2)因为幼儿的好奇而感到快乐(让孩子觉得你尊重他的好奇)
(3)加入幼儿的好奇,并示范你的好奇心(让孩子觉得你和他志同道合)
(4)帮助幼儿把现在的发现与原来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这也符合深度学习(主动、理解意义上的学习)的特点:联系与建构)
(5)鼓励幼儿注意一些细节。(比如我很喜欢和幼儿一起发现绘本里的细节:表情、背景线索等,这也是精读绘本的快乐之处)
(6)联系幼儿正在做的事情提开放性问题,以拓展幼儿的好奇。
(7)引导幼儿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由你回答。
策略3:采用镜像对话
老师们可以反思一下,在和幼儿对话时有没有以上的几种情况?反思我自身,我好想也经常这样对话,其实这些都是无效的对话!无法与拓展他们的思维和学习。
如何更好地对话?书中引入了一个新的词汇,镜像对话,是指把你听到的或看到的幼儿言行反馈给幼儿。它针对幼儿当下的言行提供了具体的、详细的信息。
换言之,通过识别和告诉幼儿你希望促进的行为和语言(识别到了幼儿的学习),你可以激励他们重复、实践、和巩固有助于学习的行为,练习这样的语言,从而发展和提高他们的技能。
举两个使用镜像对话的典型例子
如当你观察到戴维正在游戏区打扫卫生时,你可能会说,戴维,你把这里的柜子、椅子都收拾得干净而整洁,而不是给予泛化的表扬:你打扫得真干净!
如当你看到伊登正在读故事时,你可能会说,伊登,你读到熊去散步这一部分了,而不是连珠炮似的问一连串的问题:你在看什么呀?这个故事好看吗?有时候我们也可以联系自身,比如现在你在看一个电影,旁边有人喋喋不休地问你看得什么?好看吗?你会不想回答,但是如果有人能够和你理解电影正在播放的情节,你们的对话才能有效进行。
这里有一张图片,请老师们思考:他的名字叫康康,看到他的行为,通过镜像对话,你会对他说什么呢?
书中是这么说的:康康,你正忙着把土壤装到花盆里,就像园丁准备种植一样。
老师描述了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并用专业的词汇去进行联系,土壤 花盆 园丁 种植,这种具体的有目的地镜像对话会促进幼儿去了解自己在干什么?有没有意义,还可以干什么?
采用镜像对话的小技巧
当幼儿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表现出自豪或兴奋之情时,你可以通过镜像对话来反映和分享他的快乐情绪,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在镜头对话中添加一些语气词或者赞美词。
比如:哇!
奥,天哪!
了不起!
瞧瞧你,真厉害!
好酷哦!
来,击掌庆祝一下吧!
祝贺你!
认可幼儿的成就感,也就肯定了他的能力。在对话中不妨浮夸一点去鼓励幼儿,幼儿的自信心和满足感真的会翻倍。
策略7 使用丰富的词汇
词汇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就是学龄前时期,因此,使用有趣的语言与幼儿交谈,并保证幼儿理解新词和不熟悉的词汇的含义是很重要的。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包括词汇量的增长,句法、语用对于读写和各个学科领域的学习至关重要,对于学业上的持续成功也十分必要。(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促进幼儿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
分享一下在互动中增加词汇的技巧
(1)大声朗读(读出来比默默看更容易获得学习)
(2)增加教师的词汇量。(教师学无止境,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名师出高徒)
(3)给出提示(如你画我猜,引导他们去联想,去理解新词汇)
(4)对话(多和幼儿进行对话,对话会让幼儿不断思考,不断丰富和学习新的词汇)
这是书中的我筛选下来觉得适宜的增加词汇的技巧。另外我也想结合自己的经验分享两个观点
(5)不断结合情境重复词组,情境化地强化词汇对应的意思,让词语变得魔性。
(如我班绘本中学到的松软、沉重、优雅;日常说的绝美;古诗中的诗句)
(6)创造一些专有词汇(也是班级的专属回忆)(如我们班的舞龙课程)
刚才我和老师们一起学习阅读了第3步拓展幼儿的学习的的10大策略,也重点分享了我比较有感触的几个策略。其实这些策略我们在日常实践中肯定会实施到,我在阅读本章节的时候,我就会不断地联系我的教育实践的种种经验,当有些实践与书中相似的时候,我会感觉和这本书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本书就是通过自己的思维建构了这一方面的几大论点,并进行了理论化的阐释,让实践走向理论的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