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园坚持常态化开展幼儿晨间活动,通过晨间体能运动,有效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动作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并基于体能活动有效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思维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

    12.3—12.5日的全园幼儿晨间体能活动观摩与评价活动中,各个年级组展现了二轮教研后更为成熟和科学的体能运动现场,开放了更加广阔多维的运动空间,投放了更为丰富可变的运动材料,呈现了幼儿生动活泼的游戏和运动样态。

本次观摩与评价活动,我们的评价主体也更加多元,囊括了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幼儿,多角度的评价让我们的评价活动也更加科学全面,不同评价主体关注角度的个性化让我们的评价也更加生本化,更加关注到每一位幼儿的发展。

体能活动的亮点:

1.运动空间的扩宽和有效利用,各年级组依据活动场地的地形因地制宜地创设。

2.材料的丰富和玩法的不设限,提升游戏的创造力

运动材料的丰富性:有效利用到各种材料:亿童运动包、万能工匠、桌椅、轮胎木梯……特别是桌椅、万能工匠建构材料等有效利用到了晨间运动区,大大提高了运动材料的丰富性。

材料的空间维度:前期的观察存在着材料摆放普遍低矮平面化的问题也得到有效改善,运动空间的维度从一维——三维扩展。

材料的一物多玩:一种材料可以思考有多种玩法,如大班幼儿的轮胎可以跨越、平衡,还可以俯卧撑前进和侧身前进。

材料的组合更有创造力和思维力: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强,如垫子+轮胎组合,可以引导幼儿连续性地跳跃、翻越、攀爬等,椅子+套圈可以引导幼儿向上跨越,向下钻爬等,桩子+套圈可以引导幼儿投球。

3.教师组织引导有效

各个班级教师们能够提前到达活动场地,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器材、布置场地等,确保活动可以按时顺利开展。在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们积极组织热身操和放松运动,另一方面,教师能全面观察幼儿的运动发展,能够关注到幼儿的表现和情绪变化,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耐心地帮助他们克服,增强了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体能活动的有待改进之处

教师的评价反馈:

1.有些运动材料较有挑战性的区域,幼儿的消极等待时间过久,可以进一步规划材料的摆放或者进行布局的分流。

2.部分材料的玩法还较为单一,进一步挖掘一种材料的多种玩法和多种材料的创意组合玩法。

3.部分运动机能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可以进一步创设该运动能力的区域,投放相应的材料。

4.循环的区域还不够开放,进一步开放运动空间和支持幼儿流动,支持每一位幼儿能够进行更加整体的运动循环。

5.部分运动项目对幼儿有一定难度,投放同种材料不同难度系数的材料,支持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运动。

6.安全意识和运动规则的进一步引导,部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不强,容易造成推搡。

体能活动的有待改进之处

1.更加关注每一位幼儿的体能发展,关注未能有效进行体能运动幼儿的发展

尽管教师在活动中尽量照顾到每一位幼儿,但由于幼儿个体在身体素质、运动天赋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体能较弱或心理较为胆怯脆弱的幼儿,有时还是难以完全跟上整体的活动节奏,参与度相对较低,未能充分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和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

2.活动的挑战性与安全性平衡有待优化

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和锻炼其能力,我们不断增加活动的挑战性,但在个别复杂项目中,虽然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防护,另外还需要进一步引导提高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有目的地投放材料,进一步丰富运动材料和挖掘游戏玩法,鼓励幼儿参与场地的规划和玩法的思考,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

4.提高循环的多圈层,提高循环的层级,思考圈内和圈外更多的循环运动项目的可能性,进一步达到扩大场域、避免幼儿的消极等待时间过长。

5.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运动水平灵活调整和优化更新,提高幼儿积极参与各项运动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