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的高度》的作者刘维隽,这本书以她可爱的小外孙女小荷的教育案例为线索,将自已对早教的理解与实践融入在里面,她认为孩子在小时候吸收性最强,就要给孩子们最高效的学习方式,玩则是最好的方式,宝宝们通过玩,通过对外界环境的不断探索,来发展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她用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教育,如何给孩子自由,如何巧妙地与孩子沟通,如何处理孩子的不良情绪。

其中有谈到孩子存在一些不合适的负面行为,比如撒谎、偷吃等等行为。怎么面对孩子的这些坏习惯呢?打?骂?这些显然不是好办法。孩子天生需要获得认同和关注,有时他们就是用消极的顽劣的办法引起家长的重视,如大哭不止、倒地撒泼来表达父母不给他吃糖果的不满。有的家长就此妥协,递上糖果孩子破涕为笑,这样只会让孩子明白哭闹是一种可以满足自我要求的利器,而屡试不爽,最终教出了一个跋扈的孩子。有的家长大为不满,在孩子用哭闹这一方式后,直接给小孩泼头盖脸一顿打,孩子会明白以暴制暴是很好的方法,可能会培养出一个暴躁蛮横的孩子。书中作者推荐了撤离法和冷落法。撤销关注,不予理睬,等孩子安静下来,再采取相应行动。要用十足的耐心和孩子耗下去,不听任其发展。待孩子冷静下来后,对其进行阳光批评。阳光批评就是在纠正孩子错误的同时,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很多家长可能会说,你怎么可以躺在地上打滚,还大声哭泣讨要糖果啊。你把衣服都弄脏了。这样的批评并没有给孩子指出正确的方法,孩子依然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如果家长说,为什么不给你吃糖啊,因为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然后趁机给他讲一下蛀牙的危害。而你大声哭闹周围的邻居会被吵到,这样多不好。邻居们会觉得你是一个不懂事、没礼貌的小孩,可你一直很乖啊,表现也不错,为什么要给别人留下这样的误解呢?这时趁机带高帽进行表扬,孩子对表扬毫无抵制力。也因为孩子的羞愧心而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待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你再听听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为什么坚持要吃糖果。糖果可以吃,但必须要少吃,而且吃完一定要漱口。通过一次次这样的“亲子较量”,孩子会逐渐成为你为他塑造的优秀榜样。

最重要的是与孩子在相处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做到了站在孩子的高度、倾听孩子的心声、理解孩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