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的求助行为是指幼儿园小班年龄段幼儿面对园内一日活动所遇到的困境,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的行为策略。目前幼儿教师对于小班幼儿的求助行为并不能及时恰当地解决,甚至不能发现小班幼儿的求助信号。当然,就发现小班幼儿的求助信号来看,教师都能给予回应。小班幼儿的求助行为反映了小班幼儿摆脱困境获得发展的过程。教师怎样对待小班幼儿的求助行为才能促进小班幼儿的发展?


1.教师多关注小班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给予帮助

小班幼儿的求助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更多性格内向、胆小的小班幼儿一般不会主动向教师求助,即使其发出求助信号也更多的是眼神求助。

在小班幼儿主动向教师求助时,或者在发现小班幼儿有求助信号发出时教师应及时的去处理,并积极的给予回应。由于小班幼儿的个体差异,困境也会各有不同。教师应在幼儿陷入困境时及时给予帮助,避免幼儿因过久的停留于困境而造成不良情绪,或者解决不了困境而放弃退缩。这样能使小班幼儿有被重视的感觉,并增加了师幼间的互动及交往,也会增进师幼间的感情,还有助于增强小班幼儿的自信心,使得小班幼儿的性格更加开朗。这些都有助于小班幼儿的成长与各方面的发展。

2. 教师恰当满足小班幼儿的需求

当小班幼儿是由于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向教师求助时,教师应根据问题的合理性适时的满足小班幼儿的需求。在此种情况下,当他的需求满足时他的困境也就解决了。不要让小班幼儿在其需求合理的情况下得不到满足,这会使其产生消极情绪,也会使其变得胆小,没有勇气提出自己合理的要求,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而在其要求不合理的情况下,教师不能因为怕麻烦或其他某些原因而满足其需求。这样会使其以自我为中心,变得骄傲,不受约束,不遵守规则,觉得只要他想要的就可以得到,从而不利于其成长。

    3.教师及时介入冲突时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

在幼儿园中,小班幼儿的同伴交往受挫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当小班幼儿由于此种困境向教师求助时教师也应及时地介入,与其能够和善友好的解决此种问题,从而不影响小班幼儿之间的情感。小班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教师的指导,对于小班幼儿是极为不利的。当小班幼儿与同伴冲突时而发出求助信号时,教师应及时地介入,积极地引导小班幼儿,帮助其自主地解决困境而并非介入其同伴交往自行解决其困境。这样有助于小班幼儿自身能力的培养,促进其成长。

4..有意识地进行移情能力的训练

    当面对困难,幼儿不知所措时,应该有意识的对孩子去进行移情能力的训练。例如:多组织一些相关的集体教育活动、多讲讲相关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如果你是这个小朋友,你该怎么办?另外,多进行角色扮演,感知不同求助者的求助方式。在角色扮演中,在真实的、直接的情感体验支撑下,更容易使儿童明白遇到困难时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在家中,父母也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引导幼儿换位思考,进行有效的移情,提高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