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星期一,也就是我的学生完成“学测”之后重回课堂的第一天。早读和一二节课,都是我的。

这是一个新的集体——原来的两个班合并成一个班了。

熟悉的教室,熟悉的学生,唯一不熟悉的是班级的氛围。早读铃响,大家还忙着整理课桌,与新老同学打招呼。接下来的日子该干什么,她们不清楚,我也不确定。

学前保育原来是一个蛮吸引人的专业,学校有一流设施,但凡有客来访,都是拿这个专业展示,毕业生也多分布在全区各个幼儿园。这两年突然行情大跌,有难以为继的迹象,招生数可以证明,虽然招生宣传仍旧高调,其实,黯淡的前景已在眼前。其中一个原因是升学途径变窄,考证难度大。这一届学生还要面对新政策。

按照惯例,中专三年,最后一学期为实习期,是“2.5+0.5”的学制。一般情况下,学业水平测试后,便可以走出校门,对口实习了。至于学历提升,路径较多,可以满足需求,最不济还有注册入学。今年,政策有了很大改变,在校生参加职教高考是升学唯一便捷的途径,学前保育专业是非要提升学历不可的,否则,没有前途。于是,煽风点火,费尽口舌,鼓励大家参加职教高考,还好,一番折腾过后,大多数人选择留下,有十多个人选择离开课堂。据说,其他专业的毕业班已做鸟兽散,不议。

选择戛然止步,也许一辈子就这样了。往前走,便有希望,明年,你会在哪一座城市?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煽动词汇。好像有点效果,每每说出来,很多学生似乎都在思考,有几个眼中满满的憧憬。

留下来干什么,参加明年的职教高考,这是一个新鲜刺激的目标,对于就业班的学生来讲,其实不明白要面对什么,新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以及更高要求的考题,会瞬间让她们无所适从,心灰意冷的。我教的学前保育专业,还要曲线救国,新开市场营销和经济法基础两门新课,增加市场营销专业技能的学习,短短几个月,这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提起职教高考,便戳到痛处。曾经的辉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如今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一“本”难求,偶尔考一个,如同中了六合彩,惊喜得连自己都不相信,于是,退而求其次,把希望寄托在公办大专的比例上,聊以自慰。不过,也有人开始尝试开辟新专业,虽然是别人吃剩的,毕竟也是条活路,拭目以待吧。

虽然如此不堪,但有些“等米下锅”的民办高职校已经放出风来,愿意“兜底”接盘,一副“饥不择食”的可悲和“生源就是财源”的嘴脸。说实在话,把这些原本就不富裕的孩子推给他们“薅羊毛”,于心不忍,也不是做老师的所为。基于这样的认知,我们能做的,便是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以图凭借好看一点的分数,自主选择学校,莫要沦为鱼肉与羔羊。

不容商量,原来的语数英老师,就地转型,理所当然地带着这帮学生迎接明年春天的职教高考,即使没有一点应考的经验。至于如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复习迎考,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问张三,问李四,都说不知道,那就各依各教,各自为战吧。乱枪打鸟,多少该有点收获。

我早早的撇开“学测”,自作主张地根据考纲补讲第五册内容,紧赶慢赶,本月底可以完工。接下来可以抱着职教高考的复习用书,一路走下去。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理论上可充当高考的拿分大户,文言知识,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等等,总可以做些针对性训练,是的,从这周开始,暂停了两个月的周记必须恢复,为了高考,也为了以后。

同学们是自愿抱团学习的,老师们也是义无反顾,这样一个特殊的集体就是个自愿者的联盟。因此,老师们的甘愿奉陪到底,多少会增加管理的底气,学习的要求绝不可以降低。对于懈怠者或昏睡者,可以敲敲桌子,或者大喝一声,而对于搅局者,也必给与惩罚。因为我是自愿者,是奉献者,必须得到你的尊重。

这个理由很充分,有十足的道理,让人很安心。总以为想要办成事,必须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事实上,我们的许多工作恰恰是顶着寒风,冒着大雨奋力而为的。唯一害怕的是,一阵风吹过,悄无声息,颓然委地。

对于留校求学的这帮孩子来讲,接下来几个月的学习经历一定很奇特,未来是什么样子,并不取决于这些日子,但这些日子留给学生的,大概不会平淡。作为老师,自觉自愿的与她们捆绑在一起,向着那朦胧的希望和微亮的目标迈进,也许是职教人最大的悲哀和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