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个大舞台,要么演戏,要么观看,没有局外人。普通人没有轰轰烈烈,唯有在平平淡淡中寻觅一星半点的快乐与慰藉。面对流逝的时光和凡人俗事,能生出些许感叹,便是对岁月眷顾的回馈。

 

冬日寒冷,我的书房里新添了一位“使唤丫头”——一台美的智能取暖器。这玩意儿很是听话,你只一声令下:小美小美,打开取暖器!旋即,一个温柔可人的声音就回应道:主人,已为您打开取暖器,同时,“滴”的一声,取暖器便进入工作状态。除了开关,还可以随意调节温度,设定时间,你只需凭口舌之劳,便把一个小电器指挥得团团转。从此,我身边多了个被我吆来喝去,随意差遣,而且从不反抗,绝对服服帖帖的物件儿,一时间,居然有翻身奴隶把歌唱,从此当家做主人的得意。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没过一个星期,就有了做主子的感觉,而且这种感觉越来越膨胀,人就有点飘,高兴起来,还故意端起架子,抖一下威风:嗯,跪安吧,或者,知道了,一边儿去!那声音也不恼,仍甜甜地应道:好的,主人,我退下了,有需要再叫我哦。那唯命是从和低眉顺目,远不是花三四百块钱可以买到的。忍不住有恶作剧的冲动,冒出一两句恶霸地主调戏丫头的词儿,话没一出口,心里便觉不妥,毕竟是人民教师,一时又同情起那些被使唤的角色。

使唤人的感觉真好,难怪人人都喜欢做主子,当领导,被人恭维着,极尽谄媚,百般讨好,不遗余力,原来是这样的啊。真正佩服这些商家,居然能造出如此人性化的产品,这可比用真人爽快多了,安全多了,舒坦多了,起码不用担心哪一天会反目,或者产生心理问题,闹出事情来,也不要考虑为他谋个后路,给点甜头。这是个科技狠活儿迅猛发展的世界啊,这样想着,又为某些人的未来担忧起来。

纯属杞人忧天。

考试是指挥棒,职称是木偶线。

说真的,不是为了颜面和几两碎银,很多老师一定会放弃评职称这样纠缠人的事。

职称评定有许多打分细则,因为有了这样的目标,广大教师随着指挥棒,翩然起舞,即便做提线木偶,也无怨无悔。大家争着做班主任,抢着去赛课,一篇篇发论文,申报有用或无用的课题,还要千方百计弄个表彰,一番周折,数年辛苦,自然水到渠成,职称顺利晋升。这是多数人行走的康庄大道,不走寻常路的,不知有没有。

自从职称分等级之后,职称升级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既然是关于职称的,就应该用职称评定的方式,量化打分,分出高下,排出先后,可惜,大多数职称在手的人,一下子卸下担子,便欢天喜地的享受生活了。什么论文,课题,赛课,甚至班主任工作,都理直气壮地说拜拜了,这是事实,把机会留给需要的人,也无可厚非,那么,职称升级时,多数人的工作业绩平平,毫无可圈可点之处,咋弄?唯一可以比一下的,就是资历,于是,又回到了几十年前惯用的方法——论资排辈,还好,没有采用抓阄,虽然有些退步,但并不是瞎糗,起码公平。

但,伤害也是明显的,任现职以来取得的成绩,如同烟火,好看却无用,这样的导向,对学校事业发展有害无益。

这道题,看似有解,却无从下手。奈何。

 

我已微醺,这感觉很好。这个世界最挣扎的事就是清醒,我做不到,只能糊里糊涂地过日子。

酒桌上,敬局里领导。江湖规矩有一条,不管头衔,只要在局里供职,一律称领导,一定不错。

对方也与你掏心掏肺,酒后真言自然流淌:都是弟兄们,不谈领导啊。说真的,我还分管过你们学校。

狼牙棒倚酒三分醉,调侃道,管你多大的个领导,我不服管,行不行。你再大,也管不到我这个一线教师,隔着好几层呢。

说笑了,没有半点恶意。

如此,只可以明确一点,把所谓领导敬若神明,是天大笑话,谁愿意被谁管理,除了官员之间有所忌惮,当老师的应该漠视,这点清高,这点孤傲,不能丢。

曲意,委婉,怒而不言,言不由衷,委曲求全,卑躬屈膝。不应该出现在一线教师的字典里,否则,你的课堂便少了筋骨。

 

26号是考普通话的日子。

一大早,我去送考,这是我答应学生的。现在考试的模式已经与先前大不相同,人机对话,试卷是现场抽取,同考场的人人不同卷,这种科学手段,比高考的AB卷都要高明。我之所以送考,除了对学生的承诺,还有对自己的交代。或许,在进考场前,学生看见我,被我安慰或叮嘱两句,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实,我的内心是抓狂的。上个世纪末,我就跟普通话培训打交道,自以为轻车熟路,教这样的课程应该是小菜一碟。但,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新疆学生与内地学生的混班教学,让我遇到了几乎无法逾越的困难,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鸡兔同笼,无从下手。

我这样一个小科目,都无法实现同步前行,很难想象其他学科如何同步推进教学内容。不在一个频率上,无法共振,只能迁就,结果搞得大家都很累,效果实在差。

为之奈何?

 

买菜喜欢选择熟人的摊点。

所谓熟,就是对菜的品质,摊主的为人认可,因为人熟,诚不欺我,买得放心,吃得也舒心,便常常光顾,甚至定点采购。

水嫩水嫩的的芹菜,择得好好的,五块钱一把。老妇满脸堆笑,老板,包你嫩,包你香。五块钱纸币递过去,又被塞回一块钱硬币,熟人熟事的,收你四块,好吃明天再来。态度坚决,不容你反抗。

我这一年,几乎都买她的菜,买她的香芋头清蒸,当早餐;买茨菇与咸肉大蒜同炒;头茬韭菜鲜嫩,单炒也下饭,包饺子更香;一把择得干干净净的芫荽,是烫大蒜百叶或下馄饨的绝配;洋花萝卜上市的时候,也挤一把儿,萝卜肉汤很养胃。

我喜欢这样的人情世故,常来常往,很舒服,看似是买卖,互不亏欠,皆大喜欢。

熟悉,是人与人交往的前提,我与你一年到头说不到两句话,自然就陌生了。

 

教育博客满十六岁了。

这是姜堰教育熬劲最长的一个品牌。

十六岁,是青春蓬勃的好年纪,愿她有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