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教育学家马丁·布贝尔说:“教师只能以他的整个人、以他的全部自发性,才是以对学生的整个起真实的影响,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他还说:“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则在帮助塑造人的品格”。

面对今天的社会,今天的教育,今天的孩子,我们要严慈相济 亦师亦友,做一名称职的教师,做一名学生爱戴的教师。

古人云:严师出高徒。我这里要说的严,不是体罚与变相体罚,而是工作态度上一丝不苟,有着高度的敬业精神与苛求精神,以此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做到润物无声。

就拿我来说,今年新接了一个班级,班上50名学生中,听之前任教老师说,不做作业的有十多个,调皮的学生不少。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改正学生的不良品行,这个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开学第一天,这些学生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上课时不遵守纪律,小动作不断,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节课大部分时间花在纠正纪律上;晚上放学前查看课堂作业,10多个没做完或是没做,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那么的残酷,如何矫正这些长弯的习惯,让学生走上良好的轨道呢?我从自身出发,与学生约法三章。一是养成卫生的习惯。正衣冠,系好红领巾,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学校、在课堂上。为此,我在学校楼道口做了一面镜子,让学生经过时照一照,理一理,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二是做事有条理的习惯。我让学生参观老师办公室,看我的手头工作,每日必做功课整理好自己的抽屉,每日放学时回顾一下今天完成了哪些作业,还有哪些作业没完成,该如何补救。三是团结互爱互评的习惯。学校在校时,我让学生结成团体,在生活上、学习上互相帮助,督促,每日评一评团体中学生的表现。经过两个月的习惯养成,不少学生改掉了从前的陋习,以全新的一名优秀少先队员出现在我的面前。正所谓言教不如身教。

“严”字摆在脸上,做到粉面含春威不露,“慈”字放在心中,处处体现出“爱生如子”,在生活上处处关心学生,呵护每一朵花。我常反思自己,能真的做到“爱生如子”吗?每一次都以否定的结果出现,告诫自己只能是我教育生涯努力的目标。当学生因上体育课脱去了衣服后,我会适时提醒学生注意保暖,小心着凉;当学生生病了,我会摸一摸学生额头,看学生发烧了没有,会询问下哪儿不舒服,会第一时间打电话告知孩子父母;当学生因为一些原因落了课时,我会找时间帮学生把课补上;在学生吃饭时,我会关注学生饭是否吃饱了;当学生遇到不开心时,会找我去倾诉时,我知道,我离“爱生如子”目标更近了一步了。

做教师除了授业更主要的在于传道,为人师表,用教师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严守教育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的大事在于塑造完整的学生人格,塑造学生的品行,在学业上帮助学生解惑,在生活上进行传道,与学生长期为伴,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践行严慈相济,亦师亦友。多年后,当你收到学生对你一句问侯时,那时你已无憾于你的教育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