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桐城三祖之一的姚鼐的游记散文《登泰山记》千百年来脍炙人口。全文不到五百字,如果仅仅完成翻译、背诵任务,一节课足矣。可这篇经典散文的价值究竟何在?为什么是经典?仅仅是记游吗?

翻开我们手头的导学案,内容大致是文言知识、默写,拓展延伸练习虽然也是游记,那是真正的“游记”,向导带你游山玩水。

《登泰山记》篇幅短小,内容含量丰富。区区五百字,介绍了泰山,叙说了登山经过,描写了泰山夕照和日出佳景,综述了名胜古迹。至于登泰山路见何物,路遇何人,与子颖有何谈论,泰山有何传说,有何感慨等一概略去,只写了“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和“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算是路途所见。他把重点放在登山路径和山顶景物上。作者觉得路径复杂而艰难,为后来者着想,需详细交代。山顶奇观,乃众人向往,不可不细细描摹。

文人登泰山,多选春秋良时,姚鼐却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日子和一条特殊的路线。“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一般人不会穿泰山西北谷抵达泰安,也不可能借机去考察齐长城。姚鼐这位主张“义理、考据、辞章”的桐城派代表,偏要不走寻常路,“越长城之限”,实地考察古长城之貌,其精神令人由衷敬佩。作者登山这天,是除夕夜,观日出时正值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三十。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岁除之日观日出则更加少见。在万家团聚共度良时之日,作者于泰山之巅皑皑白雪之中翘首迎接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正是积极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的折射。

历代帝王几乎无不封禅泰山。泰山别名“天孙”,意为天地之孙,第6小节写山顶景象“三多三少”。“山”象征着臣子。“山多石”,“石平方而少圆”,喻指作者刚正不阿,不善圆滑。为何独写其“多松”?松树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向来被称为“四君子”之一,而“君子之风”正是儒家的理想追求。虽然生于石罅,备受挤压,但松树依然凌寒生长,毫不退缩。正如作者冒风雪击面之苦,仍然渴盼日出一般。“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无树”,一连“三无”,营造了一幅荒芜枯淡的图景。“雪与人膝齐”,于不动声色之中,表明了自己在朝中举步维艰的艰难处境。同时,又以冰雪来表明自己不畏权贵、坚守本心的儒者本色。

泰山那雄伟多姿的景色,美不胜言,使人心旷神怡,作者不顾条件恶劣,克服种种困难,隆冬时节风雪弥漫的泰山优美绚丽,毫无冷落萧条之感,游览者顶风冒雪,豪情满纸,胸襟开阔,既无孤芳自赏的清高寄托,也没有“独钓寒江雪”的凄楚孤寂情怀。文章的基调积极、乐观、豪迈,使人读了不仅能欣赏到自然的美,也多少能领略一些人生的真谛。这种手法在古代诗歌中称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老师不能引导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那是肤浅的阅读,应试阅读,长期以往,会消磨学生的语文兴趣和激情。

在语言表达上,也有多处很值得借鉴。“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样的动静结合,作者以静写动、以动写景,语言驱遣自如,信手拈来。

无论从传统文化内涵还是语言表达鉴赏角度,《登泰山记》都不能仅仅完成文言知识梳理。

我们的语文课严重缩水,现代文除了练习和考试,课堂上几乎不讲,课后的时文选读意义又何在?作文除了考试作文有简略的评讲,如何关注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如何“我手写我心”,论述类作文写作的基础知识,我们统统“精简”了,只剩下了“可怜”的古诗文了。如果“古诗文”再停留于文言知识梳理和背诵默写,天生浪漫的语文课真的是枯燥无味了。

新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语文要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师生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语文离不开生活,脱离生活的语文,是毫无生机的一潭死水。在与家长沟通时,我突发奇想,布置了这样的任务,让他与孩子交流:二中南门东侧的一家商铺,总是开业时间不长就关闭,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如果你接手这家商铺,你准备经营什么?请拟写一份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