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相逢即是缘,相识即是福。

近期学生比较浮躁,体现在课堂上总是时有叽叽咕咕,似乎分班(分科)后,将前途无量,寄希望于未来。殊不知,昨日已经过去,无法挽回;明日具有不确定性,未可知,唯有今天最实在可靠。

高一年级开始,学生班级有A+班(特强班)、A(普强班)、B(基础强化班),起始年级起始阶段就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刚接手B班时,认为也是强化班,哪只是基础强化班,难怪学生的学科素养总是不尽如人意。学生总体学习认真,纪律良好,作业按时,就是成绩两级分化,成绩差的相当差。原来有不少同学是指标生。说实话,指标生远不如过去的议价生,总分相差30-50分不等。

学科分班是必然的,多种组合,多种选择,不管选择什么组合,语数英是一样的,全国卷;其他三门选择学科,仍然是江苏命题。有人说,分班就是重新洗牌,有可能摸到一把好牌。但是,重新组合,优秀的更优秀,差生的将更差。优秀的选拔进强化班,真正的强化班;退步的落入普通班,不可能进入强化班。非强化班底子原来越不尽如人意。

心理浮躁实属正常,但不能影响学习。分班分科只是新的开始,有利于错位竞争,不是高考结束,更不是大学毕业找到理想的工作。

学生选科意向正在进行中,教学进度也在协调统一中。再有几天就要第一次月考了,教学进度快的不敢也不愿继续教学进度;教学节奏慢的还在拼命完成作业,争取不留遗憾。

月考范围已经公布,第一单元五篇文言文,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五篇文言文,只有一篇要求背诵,文言知识分布于单篇之中。从作业中发现,词类活用、句式判断,不少学生搞不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模糊,翻译时有漏译。从本学期起,我决定改变教学策略,文言基础知识在预习和文意梳理中解决,学生能自己掌握的全部让学生自己整理巩固,课堂重点是引导学生思维。第一专题的五篇文言文有个共同点,都与对话有关,都与交际语言有关,都要讲求语言运用得体。力图真正实践读写共生。“假如我是孔子(从孔子的角度思考当今教育现状)”、“不为与不能(在有为的时代大有作为)”、“批评的艺术(劝说的技巧)”、语言的魅力等贴近课文的读书笔记素材,结合《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体会王熙凤说话的技巧。王熙凤大字不识几个,但是语言表达极为得体,能否从语言构建与运用的角度加以鉴赏并形成文字。

四首古寺阅读,基本上都是课内鉴赏背诵,绝不花早读和晚读的时间,不少同学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进而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每篇文言都有一个情境设计,让学生感知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升语文,让学生从之乎者也的纯文言知识中解放出来,觉得文言文不是那么枯燥无味的,学习文言文绝不仅仅是翻译。学习古人的思想(思维)、写作技巧,积累写作素材,打通语文各板块之间的联系,切实提升语文素养。

相逢是缘分,相识是福分。不能等到分班后才感到失去的才是最宝贵的。基础年级,语文学得不快乐,高考语文将很难有突破。

请珍惜这最后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