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开学第一天,学生把暑期布置的随笔“高一学年语文学习的回顾与反思”(不少于800字)送来,遗憾的是送错了办公室。我的办公室从二楼搬上了三楼。老师更上一层楼了,学生的教室依然在二楼。
我曾布置学生写作“高一(8)班在二楼”。只有极少数同学明白了我的写作要求。这不是简单的教室楼层问题,我们8班是文科班,三个文科班被提取了一个强化班之后的普通班。而文科系列是我们学校学科素质最差的,物化板块素质最好,其次是物生板块,最次是文科板块。整个年级还提取出了特强班,普强班,我们的竞争对手——校内竞争对手很强大。二楼是普通班,三楼是强化班——特强班、普强班。我时常告诫学生,不能因为我们是普通班,高考录取就降低要求;不能因为是强化班,高考就录取就提升要求。高考录取要求是相同的,我们为什么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高考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我们要有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至少在语文上,文科班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要敢于和强化班叫板。有了这种竞争意识,最终要在全省角逐。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文科普通班语文一次次看涨,稳中有进,成绩直逼强化班,时常有进入年级前10名的黑马。教室在二楼,不是二类学生,不能永远“二”下去。
暑期夏令营,结合教材学生写作“有用”与“无用”的作文,比250天前的同题作文均分整整进步了7.14分,达到了预期要求。作文前我只提出了上涨4-7分的要求,现在学生终于意识到了语文成绩是能够提升的。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针对平常有同学认为语文学不学无所谓的错误思想写作“驳语文无用论”,进一步写作“有用”“无用”。驳论文,学生没有写作实践,不懂得破立结合,先破后立。不少同学只立不破,一味论述语文有用,还有的只破不立,一味批判错误思想。在批驳的过程中确立正确的观点,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得体,因为批驳的对象是班级同学的错误观点。高一必修上《拿来主义》就是先破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后立拿来主义,是典型的破立结合的政论文。破立结合的思维方式政治论述题中经常运用。学生的思维能力、迁移能力有待强化,提升空间很大。有几个同学的驳论文确实写得不错,思维有层次,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利用短暂的假期,我又在进一步让学生写作随笔“高一学年语文学习的回顾与思考”,目的很明确,在高一学年的语文学习中有收获和遗憾,由不适应到适应,特别感受到高初中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要求的不同,在语文实践中从自身角度找出语文学习的存在问题,是思想认识问题,还是思维能力问题,还是不认真对待不能坚守语文阵地的态度问题,“实践+反思=成功”。反思才可能有进一步的提高。选择性必修比选修的古诗文篇目明显增多,中外现代文文本长度明显增加,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要求更高,我们要尽快夯实基础,在运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
开学第一次随笔检查,暴露出学生的写作问题: 没有按照要求写作与“高一学习总结”,“高一8班在二楼”混为一谈;有不足800字,只有 400字的应付作业的,有的写在纸上没有随笔本的,有的本子不符合要求,还有的书写极差,——练字效果不明显……
从开学第一天开始,我决定建立一个学生作业批改记录文件,记录每次作业情况,主要检查学生态度和习惯,及时通报班主任或家长,争取更大的外援支持,在规范上让学生语文成绩再上一层楼。信心决心恒心三心合一才能心想事成。